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88.01.01
【期号】= 8
【标题】= 美的使者——访个体理发员生金芹
【版次】= 03
【版名】=
【作者】= 刘学美
【专栏】=
【正文】=
 

美的使者——访个体理发员生金芹

刘学美  (1988.01.01)

   美的使者
    ——访个体理发员生金芹
    刘学美
    一天,我采访了东营区油郭乡商业街个体理发员生金芹。
    她,20岁左右,苗条的身段,雪白的工作服,运动式短发潇潇洒
洒,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浑身透出一股生气。她正在忙碌地工作
着。只见她左手拿发刷,右手持吹风机,一边梳理,一边定型……一
刻钟光景,一个青春女发式出来了:线条流畅,轮廓清晰,发波如云
,轻快秀丽。当送走了顾客,她向我谈起了办店的经过——
    1984年夏,金芹中学毕业回了村。当时,全乡没有一个美发店,
小姐妹们烫发要骑车几十里到外乡去。金芹萌生了办理发店的念头。
她软磨硬泡,说服了父母,到章丘学来了理发、烫发技术,租下了这
间小板房,挂出了营业牌。
    开始那阵儿,风言风语可多哩。金芹告诉我“有人说,年轻轻的
干点什么不好,偏往下九流里钻。有的说,一个姑娘家咋去给男人刮
脸剃头?当时,我脸上还真有点挂不住呢!当关上小板房的门,我也
流过眼泪:算了,不干了!可又想:旧的传统观念也不是一下子就能
改变的。我们这儿偏僻,人们对女孩子理发有偏见也是可以理解的,
还是用行动说服他们吧。
      “于是,我更加刻苦地钻研理发技术,热情耐心、细致地为顾
客服务。我终于赢得了大伙的信赖。现在没有人再说我的风凉话了,
我的小板房里每天顾客盈门。用自己的双手美化了人们的生活,我感
到很快乐……”。
    正在这时,对过儿自行车修理铺的男青年小王过来说:“同志哪
,小生可该好好写写!前几天演电影《红衣少女》,这片子是小生早
就想看的,可刚推出自行车要走,碰巧来了个姑娘,说要做新娘子了
,让金芹给烫个发。人家小生连犹豫一下都没有,就把那姑娘让进了
屋里。还有,我们村有个五保户李大爷,两年多了,全是小生上门义
务服务。”
    说起小生为五保户服务的事,我早有所闻。那是一天中午,理发
店来了一位年迈的老大爷,只见他满头油污,金芹没有嫌弃,她兑好
水,拿来毛巾肥皂,为老人洗去头上的污垢,细心地为老人理发。从
闲聊中得知,老人是楼李村的五保户李德柱。金芹记下了老人的名字
和住址。从此,她冬天冒着寒风,夏天顶着烈日,坚持义务为老人理
发。后来,小本子又记上了十几位老人的名字,那都是她义务服务的
对象。
    生金芹,如今是乡级“三八”红旗手和市双文明标兵。面对荣誉
,生金芹没有满足。她向我谈了今后的打算:“我要把小板房变成美
容店,起个名字就叫‘永乐’。”
    哦,年轻、美丽、快乐的生金芹,美的使者,美的心灵,祝你成
功!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