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88.02.27
【期号】= 15
【标题】= 他靠科学夺得高产——访全市种粮状元李金章
【版次】= 02
【版名】=
【作者】= 明义亭  黄功霖
【专栏】= 专访
【正文】=
 

他靠科学夺得高产——访全市种粮状元李金章

明义亭  黄功霖  (1988.02.27)

   他靠科学夺得高产
    ——访全市种粮状元李金章
    春节期间,我们来到广饶县李鹊乡李西村的一个农家小院,采访
了全市种粮状元李金章。
    李金章,今年57岁,1.75米的个头,黑里透红的瘦削脸宠,额
上布满了皱纹,是一个饱经风霜、精明强干的淳朴农民。我们向李金
章拜年祝福以后,便和他攀谈起来。
    老李是个种地的老把式,庄稼活样样精通。可是,在吃“大锅饭
”的那些年月,他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发挥。1983年,李西村实行了生
产责任制,他才一显身手。结果粮食单产在全县拔了尖。1984年,他
又率领全家人在27亩责任田里科学耕耘,当年取得小麦亩产400公斤
,玉米450公斤的好收成。随后,他又一年一个台阶,经市、县科委
组织农业科技人员验收确认,1985年他粮食亩产993公斤,1986年达
到1023公斤,1987年为1216公斤,创全市粮食单产最高纪录。全家13
口人,人均占有粮食1550公斤,每年除出售给种子部门和部分农户5
千公斤良种外,还向国家交售粮食10000公斤左右,去年达到12500公
斤,人均贡献近吨粮,连续五年受到市、县、乡的表彰奖励,正象今
年他家大门上春联写的那样,
  “政策铺下幸福路,科学打开致富门”。李金章的高产经验,是在
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依靠科学种田取得的。他一是选用良种。李西
村土地肥沃,水浇条件好,适应种植高产品种,近几年老李种小麦,
选用了玉麦二号;种玉米选用了掖单二号。前年,他听说本乡杨庙村
有人购进了高产新品种鲁麦七号,就立即跑去买来。二是合理施肥。
他家每年都喂养五头肥猪,一头大牲畜,积攒的圈肥全施到地里,使
土壤保持充足的有机质;购买氮、磷、钾肥施用得当,满足作物对不
同养分的摄取需求。三是及时浇水,保证小麦、玉米茁壮生长。四是
不断采用农业新技术。象小麦半精量播种,叶面喷肥、楷杆还田等增
产措施,老李都率先应用。
    问到“新的一年有啥新谱儿”,老李搬出买好的30公斤农膜让我
们看,又扳着手说:春节前,已到外地买了40公斤掖单二号玉米良种
;购买了一吨碳铵,250公斤尿素,350公斤磷肥,储备了两栏圈肥;
去年11月,花一千多元,更换了六瓦特的农用机器三轮车,以便运肥
、运庄稼;花了700元,新买了一匹骒马,还备下了柴油等。共花了2
600多元钱,做好了农业生产准备,争取今年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
夺得更高产。
    采访结束时,我们祝李金章在新的一年里,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为国家做出新的贡献。
    本报通讯员  明义亭  本报记者  黄功霖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