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88.06.18
【期号】= 32
【标题】=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加快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
【版次】= 02
【版名】=
【作者】= 唐生海
【专栏】=
【正文】=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加快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

唐生海  (1988.06.18)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加快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
    唐生海
    我国三大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前
两个已是光彩夺目的明珠,屹立在我国东海、南海岸边,发挥着她应
有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但古老的黄河三角洲至今还处在待开发时期,
没有能发挥出她应有的作用。然而,这里有着丰富的资源,巨大的潜
力,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能建设可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相媲
美的新星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位于黄河入海口处。面积五千四百多平方公里,其中
五千二百平方公里在东营市境内,二百平方公里在惠民地区的沾化县
境内。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丰富的油气资源。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就在这里。一
九八七年累计已找到石油地质储量32亿吨,天然气储量226亿立方米
,建成原油生产能力3200万吨。
    ——广阔的土地资源。这里有着几百万亩盐碱荒地,仅东营市就
有400多万亩荒草地待开发。这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独一无二的,
而且陆地面积还在不断扩大,黄河平均每年携带泥砂11亿吨,约有7
亿吨淤于下游河口及流入渤海,平均年造陆20平方公里(3万亩)。
    ——充足的水资源。这里的年均降雨量为600毫米,黄河进入三
角洲境内的年均径流量约为400亿立方米,这为三角洲的发展提供了
充足的水资源。
    ——丰富的水产资源。三角洲东、北两面濒临渤海,有广阔的浅
海,仅东营市就有海岸线350公里,滩涂140多万亩,鱼、虾、贝类资
源丰富。著名的“东方对虾”故乡就在黄河入海口。发展水产养殖、
特别是对虾养殖,有着广阔的天地。
    纵观国内外的一些大江河,一般入海处的三角洲地带,经济都很
发达,都建有现代化的大城市。如美国密西西比河口的新奥尔良、孟
加拉国恒河口的达卡、埃及尼罗河口的开罗,以及我国长江口的上海
、珠江口的广州、闽江口的福州等等,都是如此。黄河三角洲总有一
天会繁荣富饶起来,会有自己现代化的海口城市。这不仅是历史的必
然,而且是现实的可能,因为这个地区已具备良好的开发条件。
    一是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胜利油田经过二十多年的开发建设,
已形成现代化的石油工业基地,一九八七年生产原油3160万吨,天然
气14.8亿立方米。石油工业成为这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地方工
业开始起步,农业开发有了突破性进展。全市一九八七年的工农业总
产值达到46.27亿元,人均3080元,为这个地区今后的开发建设打下
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基础设施大框架初步形成。陆海空立体交通骨架已经搭起:
沟通内外、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已经形成;与胶济线相连的张东铁路早
就运行;可降落大型飞机的东营飞机场已具备通航条件;年吞吐量一
百万吨的通海港口——广利港已经通航;五号桩码头正在建设中。据
海洋学家勘测,这里有建设深水大港的良好条件,可以作为外运神木
煤炭出口港口选择的方案。
    水利骨干工程初步建成并发挥着效益:引黄闸的引水能力达到34
0立方米/秒;引黄灌溉干渠已贯通全区大部分地区;大中小水库的
库容量已达到2.5亿立方米。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120万KW的电厂正在建设中。
    通讯、城市建设,以及生活服务设施建设都基本配套。
    这些都为开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是有中央的关心和支持。对这里的开发建设,中央十分关心和
支持。自一九八四年以来,赵紫阳、李鹏、胡启立、姚依林、彭真、
万里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来这里视察,对三角洲的开发建设作了
许多重要指示。国家已把三角洲的开发列为本世纪的重点建设地区。
这些都极大地鼓舞了全市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发建设黄河三角
洲的斗志和信心。
    四是有利的地理位置。这里离工业发达的大城市不远,距青岛32
0公里,离济南220公里,至北京、天津400来公里,背靠晋冀鲁豫的
广大腹地,是大城市理想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地
,可以建设与朝鲜、日本乃至世界各地开展对外贸易的窗口。
    五是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以石油勘探开发来说,这里每寻找一亿
吨石油地质储量和建设一百万吨原油生产能力所需的投资,比全国的
平均数都要低(见下表)。
    单位      时间  项目  全国平均六五期间  86年  胜利油田六五期间  86年
探明一亿吨储量的投资(亿元)       5.3     5.3        2.6        3.8
建成一百万吨生产能力投资(亿元)   4.9     4.9        3.9        4.6
    又如农业开发,这里每改造一亩盐碱地,大约需投资250元(包
括水利配套建设),可产出150~200元,三至五年可收回投资。水产
的开发效益更好,建一亩虾池大约需投资1700元,可产出1500~2000
元(以亩产虾100市斤计),最多两年可收回投资。在这里开发,可
以做到少投入、多产出,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当前我国
建设资金短缺的情况下,选择这样的地区开发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好效
果。
    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设想是:以建设外向型的、多功能的、现
代化的新经济区为目标,围绕石油的开发建设,综合安排农业、地方
工业、交通运输和科学教育等各项事业,加强基础建设,改善生产条
件,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实行改革、开发政策,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逐步建成能源、化工基地和农牧渔业基地。
    根据这个设想,石油工业要有个大的发展,2000年原油产量达到
5000万吨以上。同时,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加快发展石油炼制和
石油化工工业。目前正在建设一座100万吨稠油处理厂,本世纪内拟
建500万吨炼油厂一座,60万吨复合肥料厂一座,11.5万吨乙烯厂一
座等等,形成石油化工基地。
    要认真抓好农业这个基础,粮食要稳定增长,要大力开发畜牧、
水产、林果。本世纪内建设150万亩草原、50万亩鱼虾池、30万亩果
林,形成畜牧基地、水产基地和水果基地。
    要广泛开展对外贸易,建立原油、棉花、对虾、畜产品、农副土
特产品出口基地。
    到2000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30亿元以上,比一九八○年
增长6倍多。
    为充分利用黄河三角洲的资源,使她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
挥出应有的凝聚力和辐射力,特提出如下建议:
    1、建议国家组织经济专家到黄河三角洲考察,对资源和开发建
设设想进行评估;
    2、建议国家把黄河三角洲列入重点开发建设地带,并根据资源
情况有计划地安排一些骨干建设项目;
    3、建议国家把黄河三角洲列入开放地区,或者给予开放地区的
政策。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