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88.10.05
【期号】= 60
【标题】= 教育招贤竖旗人——良家村支部书记杜秀成关心教育的事
【版次】= 04
【版名】=
【作者】= 高向升
【专栏】=
【正文】=
 

教育招贤竖旗人——良家村支部书记杜秀成关心教育的事

高向升  (1988.10.05)

   教育招贤竖旗人
    ——良家村支部书记杜秀成关心教育的事
    良家村党支部书记杜秀成尊师重教的事迹,在河口义和镇传为美
谈。历史上,良家村遗留一摊破烂不堪的校舍,杜秀成面对这黑屋子
、土台子、砖墩子、泥孩子手在发颤心在内疚,他再也坐不住了,亲
自到镇教育组请来负责同志,召开了一个有全体村干部参加的教育会
议,大家献计献策,制订了一个完整的校舍改造、教具配套、以及学
校管理的方案。
    说干就干,不久村北一片僻静的土地上,盖起了25间宽敞明亮的
新瓦房,150张课桌做起来了,剩下的问题就是找教师了。
    杜秀成找到镇教育组办公室领导和校长岳观祥对坐畅谈,开门见
山地把村里招聘教师的设想端了出来,接着又把具体办法、步骤说了
一遍。他胸有成竹,对当前小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有板有眼,岳校长被
这位农村干部深远的目光感动了,慷慨表示说:“我完全支持。”
    良家村在义和镇竖起一面招贤大旗:不论公办民办,凡是愿来任
教者均可报名,经考核批准者,生活待遇从优。教学成绩优异者,年
终奖励100元至500元。
    6位教师被陆续招来了,杜秀成如获至宝。在欢迎会上,他兴奋
地端起酒杯,为这些教师一一敬酒,他激动地说:“请大家安心在这
里干一番事业吧,良家村的乡亲们会感谢你们的。”
    为了办好教育,党支部明确专人负责学校工作。规定学校老师的
生活标准不得低于敬老院标准。塑料大棚里的黄瓜下来了,杜秀成把
第一筐送到学校。教师王文民家庭困难,房屋35年没有翻修,每逢雨
天,屋顶遍漏。杜秀成听说这个情况,马上找其他支部成员商量,拿
出800元钱,叫乡亲们帮忙,把房屋加高换顶。逢年过节,杜秀成总
是把教师们请到家里,促膝谈心,问工作,鼓干劲,共商育才大计。
    再好的千里马,遇不到伯乐也是枉然。老师们被杜秀成感动了,
被良家村的乡亲们感动了。他们都以校为家,认真开展教学研究工作
,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使教学成绩直线上升。1984年全校5个班级在
全镇名列前茅。五年级毕业班升学率连续3年来都保持在95%以上。
去年,良家村被市、区评为尊师重教先进单位。
                (高向升)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