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88.10.26
【期号】= 66
【标题】= 过去搞“委任承包”换汤不换药  现在完善承包机制 经济效益大增
【版次】= 01
【版名】=
【作者】= 左振明
【专栏】=
【正文】=
 

过去搞“委任承包”换汤不换药  现在完善承包机制 经济效益大增

左振明  (1988.10.26)

   过去搞“委任承包”换汤不换药
    现在完善承包机制 经济效益大增
    利津县机械厂9月份实现利润是前8个月的1.6倍利津县机械厂1
至8月份生产经营状况不景气,仅实现纯利润1.5万元。尽管原材料
涨价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企业承包流于形式,
“大锅饭”的弊端仍然存在,企业机构臃肿,包袱沉重。从9月初,
厂里打破过去“委任承包”的方法,将三分之一的非生产人员充实到
班组、车间,将风险机制、经营机制引入车间,实行了优化劳动组合
,一举改变了原来的面貌。
    原来,车间主任只管抓生产,产品销售、原材料的购进均由厂里
负担。现在,厂里化小核算单位,车间盈亏自负,购、产、销一包到
底。车间主任由单纯的生产型转为生产经营型。为搞好生产经营,厂
里严格了对车间主任的考核,从产值、利润、材料消耗、产品质量、
生产安全五个方面都确定了达标标准。对连续三个月完不成规定指标
者,令其辞职。
    各车间实行了优化劳动组合,由工人选班组长,班组长再点兵。
优化组合后,工人积极性大大提高,原来是没活等活干,有活不想干
;现在是有活抢着干,没活找活干。为提高本班组、车间的生产效益
,工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还时时注意节约原料,充分利用下角料,并用
工余时间千方百计为本车间联系业务。9月份仅铆焊车间就节约成本
费2700元,自调产值8500元。
    企业承包制度的不断完善,给这个厂带来了活力,经济效益猛增
,9月份实现纯利润2.37万元,是前8个月纯利润总和的1.6倍。
        (左振明)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