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88.10.19
【期号】= 64
【标题】= 把老龄问题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
【版次】= 03
【版名】=
【作者】= 张慎三
【专栏】=
【正文】=
 

把老龄问题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

张慎三  (1988.10.19)

  把老龄问题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
  市老龄委员会主任 张慎三
    热烈庆祝我市第一个老人节,是全市老年人和全市人民生活中的
一件大喜事。至此,我代表东营市老龄委员会向全市老年人表示热烈
的祝贺,致以亲切的问候。
    老年人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继承者、传播者。
从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来看,现在的老年人,他们所经历的年代正是
我国发生翻天覆地变革的年代。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旧社会饱经风霜,
历尽艰险,出生入死,是革命事业的奠基创业者。今天,这些老同志
仍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一支重要力
量,他们的丰富经验和知识,仍然是四化建设的巨大智力资源。我们
可以这样说,没有老年人的昨天,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他们的今天就
是我们的明天。因此老年人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和人民的爱戴,尊重
老人就是尊重历史,关心老年人就是为我们的明天铺路。
    从世界范围来说,老龄问题是当今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封
建社会,历代帝王都把“以孝治天下”作为基本国策之一,把“养儿
防老”、“反哺报恩”奉为天经地义的基本伦理准则。社会发展到今
天,老龄问题必然要突破社会伦理的范围,成为一个关系到社会发展
全局的战略问题。按照国际老龄问题委员会的规定,60岁以上老人占
总人口10%以上时,这个国家和地区即成为老龄型国家或老龄型地区
。我国现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94万人,到2000年,将达到1.3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成为老龄型国家。我们省目前60岁以上老
年人有740万,占全省总人口9.4%,到1990年,老年人将占全省总
人口10.27%,成为老年型省。我市目前有60岁以上老年人13万3千
余人,占全市总人口9.1%,到1995年将成为老龄型市。
    由于老龄人口的急剧增加,由生产者变为消费者的人口日益增多
,社会上劳动力所占比例相对减少,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必然受到影响
,特别是80岁以上老年人的增加,其子女也相继进入了老年,一对夫
妇抚养四位老人的家庭也将不断出现。因此,从现在起就要把老龄问
题提到战略高度来重视,采取正确对策,制订出近期打算和长远规划
。当前,要特别注意抓好两点。一是把身体健康的老年人组织起来参
加力所能及的工作和劳动,把“老有所乐”寓于“老有所为”之中,
使老年人为四化建设继续创造财富。二是要大力开展老年体育学、老
年医学、老年卫生学、老年心理学、老年社会学等老年学的科学研究
和实践,使老年人健康、长寿。
    搞好老龄工作,要从思想上关心重视,从组织上抓好落实。老龄
问题是一门多学科复杂的边缘科学。老龄委员会是一个新生机构。我
市各级老龄委建立以来,在协调党和政府的有关部门和科研单位调查
研究、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督促检查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
还仅仅是开始。要把老龄工作做好,除充分发挥老龄委员会的作用之
外,关键问题是依靠各级党委和政府对老龄工作的领导,依靠全社会
各方面的力量都来支持老龄工作。目前,还没有建立老龄委的乡镇要
在今年四季度全部建起来,争取50%以上的村在年底以前建起老年协
会,各级老龄委要尽快把本单位老年人的年龄结构、知识、专业技术
结构、健康、生活状况调查清楚,从实际出发,订出老龄工作规划,
逐步予以实行。
    现在,我们东营市离退休的老干部、技术人员和知识分子有4800
余人,离退休的老工人4700余人。如果把他们组织起来,用其所长,
发挥其智能和技术的作用,这是一批极为宝贵的资源。以往的事例充
分说明了这一点,有的请到了一个老职工救活了一个厂或办起了一个
新企业,请到了一位老工程师使生产中的棘手难题迎刃而解,请出了
一位老干部使一个面临危机的行业重新振兴,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
这也是一些省、市乡镇企业迅速发展的奥秘之一。因此,我们没有丝
毫理由把老年人当作包袱,而应当作宝贵资源,充分挖掘,充分运用
,这是四化建设的需要,时代的需要,也是老年人们共同的迫切愿望
。要想深化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决不可忽视这支智力
大军。
    我深信,随着全党和全国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同志,对老龄问
题战略意义认识的不断深化,大家都来关心和重视老龄事业,老龄工
作一定会开创出一个崭新的局面。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