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88.12.10
【期号】= 79
【标题】= 改革,是胜利镇经济振兴之路
【版次】= 02
【版名】=
【作者】=
【专栏】=
【正文】=
 

改革,是胜利镇经济振兴之路

  (1988.12.10)

   一个不足八千口人的小镇,在短短二年内竟使工农业总产值翻了
一番,是什么原因使得该镇发生如此巨大变化?请看——
    改革,是胜利镇经济振兴之路
    胜利镇位于我市中心,建立于1984年7月,是我市建立最晚的乡
镇之一。该镇辖7个行政村,面积326平方公里,7400口人。
    1986年以来,镇委、镇政府根据本镇的经济状况和优势,制定了
“总结经验,扬长避短,注重效益,提高质量,协调发展,稳定持
续增长”的方针,并因地制宜,制定了经济发展规划,确立工农并举
,大力发展开发性产业,运用优势,在服务油田发展壮大自己上作文
章,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农业方面,出现了“三个开发,三个突破”。一是开发耕地资
源,抓好低产田的改造,使土地资源得到了较好利用,粮、棉、菜等
种植取得了突破。今年全镇产粮400万公斤,产棉12.5万公斤。二是
开发水塘资源,农副业取得突破,镇在涝洼塘里种藕800亩,养鱼170
0亩,种苇3600亩。仅种藕一项,全镇达200万公斤,产值100万元。
三是开发滩涂资源,水产养殖取得了突破。今年开发的1000亩养虾池
,当年收益30多万元。
    在乡镇企业方面,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坚持服务油田、服务社会
的方向,大力加强横向经济联合,推动技术进步。目前全镇乡镇企业
已发展到316处,从业人员2232人,占全镇劳力总数的82.6%,年产
值达到250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3.3%。
    胜利镇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前进逐步提高的过程。大体
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脱贫阶段,二是发展阶段,三是提高阶段。从19
88年以来,他们提出“三上三创一提高”,即上质量、上水平、上管
理;质量创优,品种创新,出口创汇;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
前,胜利镇办工业在发展战略上实现了三个转变:从因陋就简、“船
小好调头”,转向上规模、上水平,集中力量办好高起点的骨干企业
;从单求数量增长,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从主要依靠自身积
累,转向多渠道利用资金发展经济。工农业生产基本形成了四个“一
条龙”,即:以芦苇和稻草、麦秸为原料发展造纸工业为重点,形成
造纸、印刷、包装、装潢“一条龙”;以建筑业为重点,形成建筑、
安装、保温、预制、土运、装卸“一条龙”;以发展畜牧、养殖、滩
涂开发、林果基地为重点,形成仓储、运输、冷藏、销售“一条龙”
;以农副产品藕、芦苇为重点,形成加工、外运、内销、外调生产资
源供应“一条龙”。今年,全镇实现工农业产值3000万元,比1986年
增长了一倍。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