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88.12.21
【期号】= 82
【标题】= 卖油者言——市石油公司采访实录
【版次】= 03
【版名】=
【作者】= 田国新
【专栏】=
【正文】=
 

卖油者言——市石油公司采访实录

田国新  (1988.12.21)

   卖油者言
    ——市石油公司采访实录
    记者听到,咱们市的石油公司既好办事,又不好办事。这到底是
褒还是贬?现将采访记录公布如下,请读者评说。
    该办的事一定要办
    副经理常立荣说:群众说我们好办事,有些过奖了。我们是管油
单位,负责着全市油料调拨和市直、东营区1700多辆机动车的油料供
应,因此,同我们打交道的人多面广。各养车单位没油就来找我们,
可我们也有难唱的曲呀!从全市看,每年大约需要5万吨油料,而省
里计划内指标仅给2万来吨。这样,我们靠有限的指标,很难满足各
单位的需要。有些单位确实没油了,就来“抠”我们。怎么办?从前
我们对有些重点照顾对象一批就是一吨,如今油缺太多,我们只能是
救急不救难了。对确实有急难的,一次给50公升。11月26日,胶东一
个个体户的车没油了,求人把车推到我们这。按说,本市的个体户还
不给加油呢,哪有给外地车加的油?但石油公司也是咱市的一个对外
窗口,哪能叫人家把车推回胶东去。我们经过商量,决定给这辆车加
够能跑回家的油。我想,我们这么做,不会有人说我们胳膊肘向外扭
吧。这恐怕就是说我们好办事的一方面原因。
    不该办的事坚决不办
    副经理岳爱华说:群众说我们不好办事,也是真的。在我们的制
度里就有这条,该办的坚决办,不能卡人家;不该办的坚决不办,不
能拿油作人情交易。现在全国油料紧张,我们随便批个条子,那里边
就有“含金量”。党和政府把管油大事交给我们,我们哪能拿油送人
情、做交易。在不写条子、不卖关系油方面,经理赵魁法给我们带了
个好头。赵经理主管供应业务,没给任何人批过一个条子,从不给业
务科出难题。有人说,近水楼台先得月,这话在我们这就不灵验。赵
经理的老家在济南,前些日子他哥哥来弄油,口气不大,只要半吨,
赵经理向哥哥说明公司的规定,一斤也没解决。经理这么做,我们也
不例外。这不,上个月常副经理的外甥在济南买了一台车搞运输,来
东营找他批点高价油,他对外甥说,济南缺油,东营也不富余,我把
油批给你,叫我怎么当这个副经理?我们对外不办违反原则的事,对
内也是如此。我们公司车队有17台车,烧的也是一半平价的,一半议
价的。这不,第四季度,我们为了节约用油,又停了2台车。我们对
不该办的事,卡得死一点。有人说我们难办事,说就说去吧。
    好办不好办关键看规定
    业务科长朱启勇说:说我们好办事也好,不好办事也罢,这都是
我们的业务规定。有章可循嘛!有的人为了批点油,进门笑着脸,手
里递着烟。常言道: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为此,我们规定,业
务科的工作人员不准吸烟,会的也要戒掉。还有的人为弄油常来跟我
们套近乎,但不论你怎么套,不该批的油我们坚决不批。今年9月,
有个单位的后勤人员拉着大蒜来找我说:单位的大蒜拉多了,给你业
务科每人几百头,不要钱了。硬是叫我给退了回去。坚持原则,不徇
私情也并非易事。有个县的农林局长是我的老同学,25年没见面了。
前些日子突然开车来找我,要我帮他弄半吨油。我把他领到我家,尽
心尽意地招待,并向他诉说我的难处。我这个只有50公升权力的业务
科长,斗胆也不敢批给他半吨,现虽这么讲通了,人家是不是真能理
解?人走了,油也没弄到,同学之情也不知还能不能继续下去。唉,
干我们这行的,得罪人是家常便饭,咱不能因为少得罪人就干那些违
反原则的事。
    石油公司从领导到办事员坚持原则,不徇私情,按照规定计划供
油,果真名不虚传。由此使我联想到,假如我们的管钱、管物的实权
单位都能象石油公司那样,对规章制度丁是丁、卯是卯,坚决执行不
走样,我市的社会风气必将会更加好转。(本报记者 田国新)
    图为市石油公司的工作人员正热情地为用户办理业务。 (黄利
平摄)
(附图片)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