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89.04.01
【期号】= 112
【标题】= 创业者的路——记公司经理黄宝康
【版次】= 02
【版名】=
【作者】=
【专栏】=
【正文】=
 

创业者的路——记公司经理黄宝康

  (1989.04.01)

   创业者的路
    ——记公司经理黄宝康
    1982年4月,黄宝康出任了油建一部劳动服务公司经理。
    摆在他面前的是创业的艰难:资金严重短缺;安装队仅有借来的
几台电焊机、吊管机;只卖油条、水饺的饭店由三、四名青年支撑着
门面;人们对刚诞生的劳动服务公司不理解;一些青年不安心……
    曾转战南北,在油田地面建设队伍里摸爬滚打了近30年的黄宝康
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果断地作出了决策:依靠油建、面向油田,稳
住队伍,求得发展。没活干,他和几个搭档,东奔西跑,从指挥部里
要点,到外单位揽点;没技术力量,在借调各类技工的同时,把200
多名小青年送到各施工大队培训;没有设备,先借后买。就这样,滚
雪球式的发展之路趟开了。
    1985年该公司的产值和利润已分别达到1039.46万元和193.32
万元,共安置了待业青年1440名。然而,黄宝康并没有满足于已有的
成绩,他与书记马长恩和几个副经理,冷静地分析了各方面的形势,
认为要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完善内部承包机制,以质量求生
存。于是,“超利润分成”、“全费用包干”、
  “百元产值工资全员包干”等措施便先后出台,并试行了“风险抵
押股份制”,将风险抵押和股份制结合在一块,使职工既是企业的资
产所有者,又是生产者。这些深化改革措施的实施,调动了工人的积
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工程质量。该公司被评为重合同守信誉单位。
    服务公司成了资力雄厚的经济实体。但是,企业如何才能迈出新
步伐,踏上新台阶呢?公司领导们认识到,唯一的出路就是:立足油
田在稳住原有项目的基础上走向社会,去寻求更广阔的市场。说干就
干!黄宝康这个年过半百的老石油,带领有关技术人员,四下江南,
与上海新华铸钢厂签订了技术转让合同,利用油田自身的废钢铁,兴
办钢铁厂;同时又与上海良工阀门厂签订技术转让合同,新上了一个
年产一万个中压阀门的阀门厂。现已安排投资500多万元,可安置待
业青年250名。
    在谈到公司前景的时候,黄宝康满怀信心地说:“到公司十年大
庆的时候,我们将把服务公司建设成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环境优美
、设施配套的生产和生活基地。”
(附图片)
     图为公司领导在一起研究工作。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