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89.05.06
【期号】= 122
【标题】= 一个养鸡专业户的追求
【版次】= 02
【版名】=
【作者】= 岳清峰 缪欣兆
【专栏】=
【正文】=
 

一个养鸡专业户的追求

岳清峰 缪欣兆  (1989.05.06)

   一个养鸡专业户的追求
    本报记者 岳清峰 本报通讯员 缪欣兆
    养鸡每年纯收入2万多元;
    种田每年生产粮食近5000公斤;
    带领24个养鸡专业户共同致富。
    这就是垦利县郝家乡十八图村养鸡专业户张登坤近年来不平凡的
作为。
    1983年,家庭养鸡业在全国蓬勃兴起。张登坤抱着试试看的想法
养了300只鸡,当年获纯利上千元。第二年,他没有盲目地扩大生产
。为了家庭养鸡业的长足发展,他打起背包到寿光、招远、诸城等地
了解市场信息,学习养鸡技术。他还订阅了近10种报刊杂志,自学农
科知识。经过一年的学习,张登坤掌握了有关科学文化知识,于1985
年投资3万元,办起了家庭养鸡场,引进加拿大优良鸡种1000只,当
年纯收入4000元。
    养鸡人最忌鸡瘟。张登坤严格执行卫生规则,鸡舍内外均经过严
格消毒,并严禁外人进入。家人出入鸡舍时都是穿上经过消毒的白大
衣。他定期给鸡接种疫苗。在饲料配比上也适当添加药物。采取以上
措施后,他的养鸡场从未发生过鸡瘟。张登坤的养鸡场规模不断扩大
,收入也逐年增加。1987年和1988年,他的家庭养鸡场平均年产蛋量
在15000公斤左右,纯收入2万多元。
    随着养鸡数量的增加,如何处理鸡粪成了张登坤研究的新课题。
1986年初,他从报纸上看到“利用鸡粪快速养猪”的新工艺介绍后,
当即购进仔猪30头,利用鸡粪发酵做猪饲料。一年下来,每头猪多收
入50多元。肥猪满圈,土杂肥越积越多。他又在承包的七亩地上做文
章。每年他除了在麦苗返青时追施一次化肥外,其余全部使用土杂肥
。这样一来,地力培肥了,一年可收粮食近5000公斤,同时,每亩地
可降低成本50元。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张登坤没有忘记带领大伙一块致富。本村有
个叫张清祥的农民,常年有病,每年靠贷款支撑着一家五口人的生活
。张登坤登门帮助他发展家庭养鸡,并送去100只优良蛋鸡。当年,
张清祥就有了余钱。本村还有一个30多岁的光棍汉郝星辰,债台高筑
,对生活一度失去信心。张登坤主动找他谈心,并拿出一千元帮助他
购买了一辆三轮车跑运输。当年郝星辰就收入5000元,还清了债务,
并很快有了一个美满的家庭。
    1987年,张登坤被评为市农村科普先进工作者,1988年被评为模
范党员。成绩和荣誉面前不陶醉。今年,他引进被列为国家“七五”
星火计划十一类养殖业之首的法系珍珠鸡2000只。他自信地说:“我
一定能成功。”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