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89.06.03
【期号】= 130
【标题】= 李清云和他的织布厂
【版次】= 02
【版名】=
【作者】= 田国新
【专栏】=
【正文】=
 

李清云和他的织布厂

田国新  (1989.06.03)

   李清云和他的织布厂
    本报记者 田国新
    李清云,这位42岁的广饶县颜徐乡姜家村农民,据说没有多少文
化,但同他一见面,却发现他有着企业家的素质。
    1985年,广饶县刚时兴办个体企业,李清云这位村里有名的“买
卖精”便率先活跃起来。他投资47万元,建起了全市第一处个体织布
厂。别看他这个织布厂是个体的,气派还不小哩!他一共购买了42间
房子,作为厂房、仓库、职工宿舍和职工食堂;还买了10台织布机和
配套的设备。听老李介绍:他雇用了27名女工和5名男工,供电正常时
工人三班倒。职工月基本工资80元,超额有奖励,女工每月还有一定数
额的卫生保健费,一个月下来,哪个职工都能拿到10张“大团结”。
    李清云全家7口人,除了一个还在上学的儿子,有6口人靠在厂里
。老李多年跑外,富有“外交”经验,供销业务自然包在他身上;妻
子姜振玲是“文革”前的老初中毕业生,治家治厂经验丰富,便担当
了织布厂的总管。他们舍得智力投资,送大女儿到东营学会计业务,
送三女儿到外地学纺织技术。学成归来后,她们都成了厂里的顶梁柱
。李清云的织布厂自1985年7月27日开机以来,只要原料充足、供电
正常,每天能织1500米布,日产值达3000多元!
    每当提起织布厂,李清云总是动情地说:“感谢党的政策好,感
谢各级领导的扶持”。他致富不忘国家,自1985年以来,每年交工商
税600多元,交产品税7200多元。1988年,他厂的生产好于往年,便
主动向国家交税9000元。
    老李对该花的钱大方,对自家的生活却“很抠”。如今,这位具
有6位数资产的人,仍住着用1300元买来的原生产队的养畜棚,看着
一台17英寸的黑白电视机,睡着20年前自做的木板床……
    这就是李清云,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企业家!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