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89.07.12
【期号】= 141
【标题】= 救死扶伤革命情
【版次】= 04
【版名】=
【作者】= 成世华 付桂岭
【专栏】=
【正文】=
 

救死扶伤革命情

成世华 付桂岭  (1989.07.12)

  救死扶伤革命情
  ○成世华 付桂岭
    5月4日,中国纺织工业部的两位领导和纺织报社的一名高级编辑
,从北京专程来到广饶县医院,将一面绣有“救死扶伤的革命情意暖
人心”的锦旗,亲手赠给了医院负责同志。他们怎么也忘不了因车祸
受伤时在这里住院治疗的日日夜夜,更忘不了白衣天使们对他们付出
的一片真情。
    去年8月16日,中国纺织报社的一辆客棚车在广饶境内发生车祸
,有11名同志重伤,住进了广饶县医院。这个医院的外科只有22名医
护人员,50个床位,当时正值伤病员暴满,当纺织报社的11名伤号送
到时,连走廊里也放满了用连椅、板凳搭成的临时床位。院领导得知
伤员伤势严重,立即排除重重困难,组成专门抢救班子,统一调配设
备力量,进行了重点抢救。
    11名伤员来自北京,在广饶举目无亲,但他们在治疗的日子里,
却受到了亲人般的侍奉。一连五个夜里,院党总支、外科办公室里,
灯火通明,从领导到医护人员,围绕抢救伤号,废寝忘食地工作着。
    年过半百的外科主任延殿太,连日忙碌,劳累不堪。但他仍然坚
持查房,亲自做手术。在抢救治疗伤病员的90多个日日夜夜,外科护
理班的11名女同志所做的工作,更是令人深受感动。年轻的护士长刘
维凤在这前几天,弟弟不幸去世,她由于过度伤心和劳累而病倒,正
在住院输液治疗,当得知科里的同志们忙得不可开交时,未等病愈,
便主动投入了抢救病号的行列。一名女伤员骨盆严重骨折,肾脏挫伤
。为了避免长时间单一姿势卧床而发生褥疮,需要按时让她改变姿势
。刘维凤和护士们就按时为她变换身体姿势,并一天两次为她洗澡。
当这个受伤同志得知刘维凤家中发生的不幸,对照这位护士长的工作
,感激地流下了热泪。护士徐爱菊,住在单身宿舍,在食堂就餐。经
常为了给伤员喂饭而误了开饭时间,她就啃块凉馍充饥。护干张英调
往油田的调令来了,但她看到科里的伤号急需人手照顾,怎么也不忍
心离去。为了不再给科里的姐妹们增加负担,她把办理调动手续的事
交给丈夫,自己又投入了紧张的救护工作。护士小马、小聂、还有…
…,在抢救病号期间,护士班的同志们在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之外,同
时又做了大量的份外工作,这种工作一直持续了三个月之久,直到最
后一个伤员康复出院。
    当这次专程来医院致谢的几位伤员,再次走进他们曾住过的病房
时,回想起在广饶住院的日日夜夜,和医护人员对自己那些无微不至
的关怀,都情不自禁地双泪直流。
    汽车徐徐离去,车窗里伸出的手不停地摆动: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白衣天使!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