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89.09.09
【期号】= 158
【标题】= 急教育之需 想教师所想  胜坨乡尊师重教蔚成风气
【版次】= 04
【版名】=
【作者】= 宋怀法 王文元
【专栏】=
【正文】=
 

急教育之需 想教师所想  胜坨乡尊师重教蔚成风气

宋怀法 王文元  (1989.09.09)

   急教育之需 想教师所想
    胜坨乡尊师重教蔚成风气
    垦利县胜坨乡党委、政府关心教育事业,有力地推动了这个乡的
教育事业发展。现在,这个乡共有17处小学,一处教学点,2处联中
全部达到了“六配套”标准。投资80万元的乡中教学大楼正在施工中。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下发之后,胜坨
党委、政府借这个东风,采用联席会、村干部会、村民大会等形式,
大会小会讲校改。乡里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挂帅的校改领导小组,乡党
委书记亲自抓教育。并规定:校舍改造工作如何,是考核包村干部和
村干部的第一项指标。校舍改造抓得不好的村,不能评为文明村,村
干部不能评为先进个人。有油田占地款的村,不搞好校舍改造不予结
算。同时,乡里通过宣传车、有线广播、标语、黑板报大力宣传办好
教育富民强国的重大意义,做到了家喻户晓。于是,全乡各村尽最大
能力搞校改。海北村投资20万元为小学建起了二层教学楼。小巴家村
,集体无分文积累,乡里帮助贷款,发动农民捐款、集资,也盖起了
新校舍。到1986年底,全乡中小学校舍经省、市、县验收,全部达到
了“六配套”标准。据统计,他们用于校舍改造的投资197万元。全
乡人均向教育投资109.40元。
    有了好教室,还得要有高教学质量。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几年
来乡里送出15名教师到济南和县进修学校进行深造。对于全乡184名
教师,乡里从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乡教育组每星期定期组织教
师集中学习一次,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交流教学经验。几年来他们在
教师中发展党员17人,使教师感到教书这一行是崇高的事业。为保证
民办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乡里每年拿出14万元用于教育费开支。
保证中小学民办教师家庭收入保持在全乡中等以上水平。乡里每年拿
出三、四千元用于奖励优秀教师,对每一名民办教师可为其减免三口
人的义务工,使他们腾出精力搞好教学。
    教师想到的,乡里给办了,自己想不到的,乡领导给想到了。乡
中校长姜永让说:“乡党委、政府这么重视教育,我们教育质量再上
不去,良心上也说不过去。”现在全乡儿童入学率97.78%,小学毕
业率99%,小学升初中率97%。
    自1986年起,胜坨乡连续三年被县委、县府授于“尊师重教先进
单位”,市委市府授于他们“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六配套先进单位。”
   (宋怀法 王文元)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