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0.02.03
【期号】= 200
【标题】= 李鹊粮多靠科技
【版次】= 01
【版名】=
【作者】= 田国新
【专栏】=
【正文】=
 

李鹊粮多靠科技

田国新  (1990.02.03)

   李鹊粮多靠科技
    本报记者 田国新
    广饶县李鹊乡赵庄村有个赵方顺,他家简直成了大粮仓:瓦房
上摆满了棒子,院子里堆满了棒子,屋内放满了棒子……谁能料到,
赵方顺这个6口之家,10年前还是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缺粮户呢?!
    “你家粮多靠什么?”
    赵方顺这位种了大半辈子庄稼的农民,虽说识字不多,但却用一
句绕口令向记者回答了粮多的原因:“靠的是农业科学技术,科技这
玩艺你不服不中:少就多,多就少,少比多好;多就多,少就少,多
比少好。”
    后来,经详细询问才知道:他说的“少比多好”,指的是小麦半
精量播种;他说的“多比少好”,则指的是玉米密植。
    李鹊乡,是广饶县重点产粮乡之一。但是,前些年落后的耕作方
式,制约了粮食产量。农民也打消了靠种粮致富的奢望。
    1987年,县里引进了小麦半精量播种新技术,李鹊乡第一个向全
乡推广。当时,有不少按“老皇历”种地的人还有点想不通呢。
    “一亩麦田下12斤麦种,还说能高产,这不是叫我们去喝西北风
吗?”一位老农死活也不信。统一播种的那天晚上,这位老农同老伴
一起,又往麦田补了10多斤麦种。
    真是不比不知道。收麦时,别人家每亩麦子打350到400公斤左右
,这位老农的地,每亩才打300公斤。老农信服了:“老皇历翻不得
,不信科学吃大亏。”
      农民尝到了科学种田的甜头,各种农科技术在这个乡也就一推
即广了。1989年,该乡又引进了玉米密植技术,亩株数由4000~4500
提高到5000~5500株,仅这一项技术就使全乡增产粮食100万公斤。
李鹊乡党委书记张安仁告诉记者:1978年小麦亩产才150公斤,玉米
也不过250公斤。由于推广了科学技术,亩单产大幅度提高,1989年
,小麦亩产达到了410公斤,玉米达到了425公斤,全乡还有2500亩亩
产一吨粮,出现了赵庄、大后张两个“吨粮村。”这是一组多么惊人
的数字啊!李鹊乡经验充分说明:种地也得讲科学,推广农业科技是
生产的关键。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