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0.03.03
【期号】= 208
【标题】= 爱的奉献——来自广饶团县委的报告
【版次】= 01
【版名】=
【作者】= 田国新 车英 王雪峰
【专栏】=
【正文】=
 

爱的奉献——来自广饶团县委的报告

田国新 车英 王雪峰  (1990.03.03)

  爱的奉献
  ——来自广饶团县委的报告
  田国新 车英 王雪峰
    二十七年前,中华大地上回荡着一个伟大的声音:向雷锋同志学
习!27个寒暑过去了,“雷锋”并没有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他就在
我们身边。他的那种甘愿奉献的精神,正在改革的洪流中发扬光大。
    早春二月,大地复苏。在广饶团县委韩书记的陪同下,我们走进
了广饶城乡这个宽阔的舞台,似乎又一次听到了韦唯唱的那支动人心
弦的歌——爱的奉献。“这是心的呼唤” 1980年,改革的春风吹绿
了小清河两岸。农村实行承包后,多数人富裕了,但从前靠吃集体饭
的五保户、军烈属、特殊困难户怎么过?面对这一新问题,陈官乡团
委提出:开展学雷锋活动,把团员青年组织起来,对五保户、军烈属
、特殊困难户的生产生活实行包户服务。
      “现在搞商品生产了,学雷锋能挣多少钱?”有人说。
      “雷锋精神是金钱所不能够买到的。”青年们有力地回答。
    于是乎,各种形式的助耕队、送温暖小组相继在广饶大地上出现
了,那1200多个团支部、20000多名团员很快组成了无数个“一学三
包”小组。
    稻庄镇城坞村有个困难户,两口子都有病,已多年没下过坡,还
拉扯三个孩子。实行承包了,往后这地可怎么种?两口子抱头痛哭了
好几天。
    春耕生产开始了,村团支部书记王建军迈进了他的家门:“大叔
,你家这几亩口粮田,由我和团支部的同志们包了。”
    话是这么说,可王建军家也有10多亩责任田要他来耕种啊!于是
,他王建军给自己立了个规矩:在种、管、收三个季节里,先干那家
困难户的,后干自己家的。有一年麦收,正赶上下雨,天晴以后,麦
子就有掉头的危险。王建军召集了十余名团员青年,把那家困难户的
麦子抢收回来,自家的麦子却掉头减产了。
    据不完全统计,农村实行承包以来,全县农村活跃着521个“一
学三包”小组,有10000名青少年参加了这一组织,帮助1260个“三
户”种地10000多亩。这组数字,该记载着多少感人的故事,凝聚着
多少真诚而炽热的感情!
    这就是心的呼唤,
    这就是八十年代的青年。
      “这是爱的奉献”
    在广饶县粮食局供应站负责粮油供应的范围内,有二个老干部休
养所。1975年,该站就主动担负起了义务为老干部送粮送油的任务。
在当时全站仅有20来人的情况下,成立了以党、团员和青年积极分子
为主的送粮队。每月7日,他们用地排车、自行车如数把供给老人们
的粮油一一送到家。
    十五年来,供应站的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可为老干部服务却始
终未断。近几年,站领导也加入了送粮队的行列,还为送粮队买上了
小四轮,帮助送粮队建立了义务送粮油登记手册。这手册成了他们的
“传家宝”。
    供应站对老干部的服务可谓是到家了。为使分散居住的离退休老
干部也能按时领到粮油,他们特意在粮本上加盖了标记;张群然等南
下老干部喜欢吃卫生油,他们便破格照顾,保证供应;近几年老干部
饲养家禽的多了,他们特拿出部分平价饲料和部分麸皮作为老干部养
禽的专项供应……
    一十五载寒与暑,年年月月送粮油。局外人是难以体会到他们的
艰辛的。在粮站到干休所这段植满垂柳的绿荫大路上,那一串串脚印
,饱含着人们对革命老前辈的一片心,一份情,一种爱……
    “这是人间的春风”
    人间自有真情在。
    中年妇女延秀荣和延殿荣、李桂秀老两口子无亲无缘,只是同住
在大王镇延集村。可延秀荣和她的儿女们却十几年如一日,精心照料
这个五保户,直至养老送终。
    那是1971年的某一天吧?
      延秀荣发现,老五保户延殿荣家一天没开门,烟囱也没冒烟。
“难道老延大爷家出了什么事?”延秀荣急忙放下手中的针线活,跑
到延大爷家。
    果真,延大爷和大娘都病了。两位老人躺在炕上呻吟着。延秀荣
跑到生产队要了辆车,又从家里拿了些住院用品,把两位老人送进了
镇医院。
    在镇医院,两位老人住了一个星期,延秀荣也陪伴了一个星期。
    老人出院后,延秀荣便有了两个家。每天,她至少要往延大爷家
跑三趟,除了每天帮助忙活三顿饭之外,早晨,要帮助大娘梳头;中
午,要给大爷家的水缸挑满水;晚上,还要给两位老人放被褥……
    月缺月圆,叶绿叶黄。10个寒暑过去了。
    1981年的一天,延秀荣的儿子赵光臣向母亲提出了一个请求:“
妈,你的年龄也大了。从今后,就把照顾延爷爷、奶奶的事交给我吧
。”
    1985年,赵光臣要跟一个承包队外出做工,但他又不忍心把照顾
两位老人的事情再次交给妈妈。在他进退两难之际,妹妹赵光红看透
了哥哥的心思:“哥,你放心去。照顾延爷爷、奶奶的事,交给我吧
。”
      一个五保户,牵动两代人。这种人世间的友爱,能说是出于邻
里间的同情么?
    1987年农历二月初一,79岁的李桂秀老人感到胸闷心堵,气血不
足。她心里明白,这次重病是熬不过去了。那天夜里,延秀荣一家围
坐在老人床前,李桂秀老人握着延秀荣的手,颤抖着并断断续续地说
:“秀荣啊,我的好闺女,还有你那一双好儿女,是你们一家让我多
活了这17年,我去了阴间也忘不了你们的恩德……”言毕,李桂秀仙
逝而去。
    1987年腊月二十三,延殿荣老人也病危了。为了让老人再能吃上
一顿人间的过年饺子,赵光臣和赵光红兄妹俩把老人抬回自己家。经
过全家人的精心照料,老人一直活到第二年的正月初十。老人去世那
天,在场的村民们都曾亲眼看到:这位82岁老人闭上双眼的那一刻,
两只深陷的眼睛里,含着两颗激动的泪花……
        “这是生命的源泉”
    1989年12月,广饶镇联中年仅14岁的初一班女生孙艳芳突然双胯
剧痛,卧床不起了。父母带着小艳芳走淄博、下潍坊,四处寻医访药
。最后,经济南一家大医院诊断,她得的是“骨盆聚细胞肿瘤”。
      据院方介绍,这种病只有尽快做切除手术,才有生的可能。目
前这种切除手术只有京、津、沪能做,但因手术难度大、费用较高,
少则15000元……天哪!15000元。这对一个并不富裕的半工半农家庭
来说,意味着什么?
    12月25日,小艳芳的父母终于凑够了15000元钱,带着小艳芳来
到了天津某医院。可他们哪里知道:做这种肿瘤切除手术,仅那1000
0mm的血浆费就是10000多元,全部费用非20000元不可。闻听此言,
小艳芳的父母抱头痛哭:“尚缺的那5000元钱,到哪里去弄啊!”艳
芳的父母也绝望了。
    消息传到了小艳芳母亲工作的镇医院。镇医院党支部立即发出了
“救救孩子”的倡议。院党支部书记李玉桂、支委侯秀云带头捐款50
元,仅一天时间,全院捐款830元。随后,全院职工提出:今年的福
利费我们不领了,全部捐给小艳芳……又是800元
    消息传到了广饶镇团委,团委书记邵小龙立即印发了“致全镇团
员青年的一封信”,于是,一笔笔凝聚着深情厚意的捐款送到了小艳
芳的家中。
    消息传到了小艳芳的所在学校。联中团总支提出“伸出温暖的手
,去温暖一颗受伤的心”。于是学生们排着长队,捐出了爸爸妈妈、
爷爷奶奶给的零花钱、压岁钱和买衣服钱……
    一分分硬币,一片片心意。这个仅有300余名师生的联中,共捐
献了900多元。
    九十年代第一天。小艳芳一家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个日子。广饶镇
党委、团委、镇医院、教育组联合派代表专程到天津,把代表着全镇
人民心意的4200元钱,送到了小艳芳父母手中。
      “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全镇人民的关怀和支
持,增强了小艳芳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力量。
    这是个十分难以让人置信的事实:元月7日,小艳芳的肿瘤切除
手术一次成功,这个被医生判了“死刑”的小姑娘,又一次站起来走
路了。2月19日,她带着病愈的喜悦返回了。那天晚上,记者专程采
访了她。小艳芳眼里含着激动的泪花对记者说:“我的第二次生命,
是叔叔阿姨和兄弟姐妹们给的。”
            * *
    世界是我们的,生活是我们的。我们在同一蓝天下,我们都需要
温暖,需要爱。当我们结束了在广饶的采访,我们的耳边又响起了那
首歌:
    再没有心的沙漠,
    再没有爱的荒原。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