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0.03.10
【期号】= 210
【标题】= 把东营叫响!
【版次】= 01
【版名】=
【作者】= 本报评论员
【专栏】=
【正文】=
 

把东营叫响!

本报评论员  (1990.03.10)

   把东营叫响!
    本报评论员
    亲爱的读者,建议您认认真真地读一下《东营特产在京走俏》这
篇通讯。
    通讯里,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十分振奋人心的场面:东营的
虾皮、绿豆、香油、玉米油等成了北京市民乃至洋人的抢手货;展览
厅排起了购买东营黄河大米的长龙;有意合作的种种意向在悄悄进行
;中央和省有关领导同志亲切鼓励,方方面面决定向东营拨出巨额的
投资……
    这是不是有些夸大其词?不!据有关报告指出,在这次参展的全
国33个省市(包括计划单列市)中,我省被评为第1名。而东营市,
又被评为山东省15个地市中的第一名!
    东营特产在京走俏,这对于每一个东营人来说,都是非常自豪的
事!然而,这一事实本身还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它说明:东营确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且不说我市拥有的极为
丰富的石油化工资源,也不说芳草绿洲上宝贵的畜牧业资源……单是
农业,就有许多的拿手好戏!不是吗?请看通讯展示的事实!
    它说明:东营确实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共和国年轻的处女地,三
角洲宝贵的资源优势,新兴石油城无可置疑的发展潜力……这一切,
都使东营充满了魅力。只要我们敞开大门,积极工作,就会进一步打
开产品销路,吸引来越来越多的外商、外资!
    它还说明:东营确实需要自己宣传自己。这次展销会上,人家不
是不知东营在何地吗?对东营的名优特产,人家不是闻所未闻,将信
将疑吗?据说在南方某城,一次接待来自黄河口的客人时,主人不是
错把东营市叫成了东“管”市吗?可你瞧,展销会上,当我们的工作
人员那么一宣传,再加上特产品尝效应,首都人就把东营记在了心里
。可见,要让人家认识你,你就要认真地介绍你自己!
      东营,中国第二大油田在这里,美丽富饶的黄河三角洲在这里
,通过全市人民创造性地工作,再辅以强有力的宣传,就一定能够提
高她的知名度!
    为东营自豪吧!这里是一块正在开发的宝地!把东营叫响吧!因
为,我们是东营人!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