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0.03.14
【期号】= 211
【标题】=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放宽政策完善承包  黄河尾闾形成华北地区最大的平原人造刺槐林区  现有林地10多万亩,木材蓄积量7万多立方米
【版次】= 01
【版名】=
【作者】= 岳清峰
【专栏】=
【正文】=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放宽政策完善承包  黄河尾闾形成华北地区最大的平原人造刺槐林区  现有林地10多万亩,木材蓄积量7万多立方米

岳清峰  (1990.03.14)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放宽政策完善承包
    黄河尾闾形成华北地区最大的平原人造刺槐林区
    现有林地10多万亩,木材蓄积量7万多立方米
    本报讯 昔日被人称为山东“北大荒”的黄河尾闾孤岛地区,经
过林业工作者几十年的辛勤努力,现已建成华北地区最大的平原人造
刺槐林区。现有林地面积10多万亩,木材蓄积量达7万多立方米。昔
日风沙遍地,蒿草丛生的荒滩已变成鸟群栖息、物产丰饶的绿洲。
    这片林地是从六十年代开始营造的,其主体部分是以济南军区军
马场林场和垦利县孤岛林场为中心。在造林育林过程中,这个林区不
断完善和落实了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从八十
年代初,军马场林场一改过去粗放管理的办法为责任制承包。总场对
分场进行承包,采取树木成材后利润比例分成的办法造林。在林木管
理方面,各分场专门组织了120人的管林队伍,实行岗位责任制,对
林业单项生产实行小段包工、定额计酬、检查验收的办法进行管理,
加快了造林进度,提高了造林质量,到目前保存林地面积6.8万亩,
木材蓄积量近5万立方米。
    垦利县孤岛林场在造林育林过程中,一直本着“以农养林,因地
制宜,完善承包,比例分成”的原则,采取了“以地代酬”的承包办
法。从1984年开始,该场与承包者签定长期合同,规定树木成材后,
利润比例分成,林场在除虫、抚育、防火等方面进行科学指导。这样
,承包者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从1982年到去年底,共筹资金180
多万元,造林保存面积4.4万亩,木材蓄积量达2.8万立方米。
    植树造林给这一地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大为改善
。现在这里已成为鸟类栖息的良好场所。在去年的一次实地考察中,
一次发现丹顶鹤、灰鹤、天鹅等珍禽100余只。(本报记者 岳清峰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