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0.04.11
【期号】= 220
【标题】= 办好教育为人民
【版次】= 04
【版名】=
【作者】= 郭玉良
【专栏】=
【正文】=
 

办好教育为人民

郭玉良  (1990.04.11)

   办好教育为人民
    ○郭玉良
    去年十二月份在我省召开的全国筹措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山东
现场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同志指出:人民办
教育,教育为人民,今后,要认真研究解决教育如何为人民服务的问
题。联系我市教育发展的实际,甚感此言一语中的。
    以我市来说,在建市时间短,教育基础差,底子薄的情况下,教
育事业之所以有较快发展,没有全市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是不可能的
。以农村校改为例,从建市到1986年,全市共投资5400多万元,一举
改变了全市农村中小学校舍的落后面貌,在校改投资中,除市、县财
力投入的460万元以外,其余均为集体和个人捐资、集资,全市农业
人口人均46元。自1986年起,我市开始征收城乡教育费附加,1988年
以来,市及县区又建立了人民教育基金制度,人民群众在对教育的直
接投资上做出了很大贡献。
    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的物质条件已大有改善,一个新的问题又
摆在面前,就是如何把学校管好办好,如何让教育切切实实地为人民
服务。群众乐意花钱办教育,同时也要求教育更好地为他们服务,培
养出他们满意的人才。只投入,不产出,或“产品”不合格,群众就
会有意见,长此以往,势必会挫伤群众办教育的积极性。在教育如何
为人民服务的问题上,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应该予以重视:一是必须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四有”新人,人民花钱培育出的人才,必须政治上绝对可靠;二
是必须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各层次的合格人才和劳动后备
军,这是群众对教育的根本要求;三是必须认真解决群众关注和反映
强烈的教育“热点”问题,如中小学生流失、中小学乱收费、乱编滥
印复习资料等,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尽量使群
众满意。
    今后,有关部门和学校应该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认真加强学
校管理,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主动听取群众对发展教育的愿望和要求,努力做到人民办教育,教育
为人民,形成“良性循环”,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事业才会深深扎
根于人民群众的土壤之中,逐步走向兴旺发达。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