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0.05.05
【期号】= 227
【标题】= 青春之火——记省优秀团干部、市商业局团委书记马保烽
【版次】= 03
【版名】=
【作者】= 仝兆阳
【专栏】= 开拓者
【正文】=
 

青春之火——记省优秀团干部、市商业局团委书记马保烽

仝兆阳  (1990.05.05)

   青春之火
    ——记省优秀团干部、市商业局团委书记马保烽
    本报记者 仝兆阳
    他叫马保烽。1985年夏天,他带着和这个季节一样火热的心,带
着青年人的梦,从淄博商业学校毕业,来到东营市商业局,担负起了
团的工作。他迈出的第一步是摸清团员何所思,何所想。
    他下发了200多份调查问卷,征求团员青年对团工作的意见。问
卷收上来了,有的团员写道,“我们渴望在团组织中成长,可是我们
似乎没有团组织。我们感到自己的心象一片荒原,正如黄河三角洲上
的盐碱滩一样……”
    他听到了,听到了年轻的心在呐喊;他感到多少年轻人在痛苦地
追求,同时忍受着迷茫的折磨……他感到沉甸甸的,他有义务拯救80
0多颗年轻的心,以自己的全部。
    当时,南疆炮火正浓。
    “战士在流血,我们怎么办?”他让全体团员青年思考。青年人
的心毕竟还是热的,很快捐款500余元,买了衬衣、背心、纪念品等,
打成包裹,上面写上“献给最可爱的人”,寄往老山前线。奉献精神
开始在青年们的心中闪光!
    一段时间后,某部姜晓军连长来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谢
谢全体团员青年!我们抱着‘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献身精神
,在南疆浴血奋战,保卫神圣的祖国;作为你们的同龄人,想说这么
一句话,多一点奉献,少一点索取,为祖国建设增一块砖,添一块瓦
……”
    信在团员青年中传阅,精神在传阅中升华。他们写心得体会、开
讨论会,“学习一封信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元旦,他搞起本系统内第一次元旦晚会;他组织“假如我是一个
顾客”的大讨论,开展技术比武,提高服务质量;他,白天骑着自行
车奔波于各局属单位,晚上深入职工宿舍谈心,又组建起四个团支部
……
    脸消瘦了,腿跑细了,但为青年工作而愿付出一切的心更加坚定
了。
    1986年9月4日,市商业系统第一次团代会召开,团的工作从此掀
开了新的一页。
      “团的工作如何向纵深发展呢?”“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团员的
头脑,提高广大团员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他确定了下一步
的工作方向。
    首先搞起了学雷锋便民服务活动,许多团员青年在中心区摆摊设
点,免费修理电器、理发、提供茶水等。
    后来,他又把学雷锋活动与优质服务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向百货
大楼优秀服务员刘学智学习的活动,把优质服务变成团员青年的自觉
行动;“围绕经济工作开展团的活动”。食品公司冷库扩建,他组织
成立青年突击队,自行设计电路,自己安装调试,昼夜奋战,节约资
金5000余元。由此,团支部引起了公司领导的重视。面对市场疲软,
组织团员风餐露宿,送货上门,装卸车自己干,减少了费用;
    生活丰富多彩,但他的生活也有很多缺憾。
    “你干的工作整天忙有啥意思”。时常得不到陪伴的妻子有时
也发牢骚。“我爱我的工作,干好工作不受良心的谴责。”他这样回
答。当然理解他的莫过于妻子,妻子最终还是理解了他。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他被授予省优秀团干部光荣称号,但那不过
只是镶嵌在过去的人生化石中。让未来的青春之火燃烧得更旺吧。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