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0.05.09
【期号】= 228
【标题】= “金三角”的卫士——记东海边防派出所的干警们
【版次】= 03
【版名】=
【作者】= 国良
【专栏】=
【正文】=
 

“金三角”的卫士——记东海边防派出所的干警们

国良  (1990.05.09)

   “金三角”的卫士
    ——记东海边防派出所的干警们
    广饶县公安局东海边防派出所座落在莱洲湾的茫茫海滩上,这里
地处偏僻,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相当差。然而,干警们以大局为重,
不怕艰苦,不要特殊待遇,安心在这儿为国戍边,当好黄河三角洲的
坚强卫士。
    该派出所的所长名叫王西楼,今年刚到而立之年。他原在美丽的
海滨城市青岛服役,1981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全国唯一的一所大专级
武警警官学校。经过三年深造,于1984年毕业来到了新建城市——东
营。市边防分局的领导看他年纪轻,有文化知识,想把他留在机关当
一名参谋。虽说机关工作条件好,但没有牵住王西楼的心。他想,基
层是锻炼人的地方,条件越艰苦就越能磨炼人的意志,增长才干。在
他的一再要求下,局领导让他到广饶县公安局东海边防派出所去当指
导员。王西楼上任后,摆在眼前的环境是:周围一片茫茫海滩,盐碱
遍布,水苦风腥。恶劣的自然环境,没有使他退缩。他积极协助当时
的所长做工作。首先对全体干警进行了不怕艰苦、奋力工作的思想教
育,使大家打消了怕苦怕累的思想,不计名利安心戍边。在他的建议
下,所里实行了目标管理责任制,充分调动每个同志的工作积极性,
使所里的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在执行比较艰巨的任务时,王西楼处处抢在前。一次,所里决定
下海检查,在海上执行任务,不但艰苦,而且一旦遇上大风还十分危
险。这时王西楼正患了过敏性哮喘,其他同志都劝他在家主持工作,
但他说什么也不肯,硬是带上一名战士,乘船下海了。在海上呆了四
昼夜,圆满完成了任务。人回来时,变得又黑又瘦。
    边防派出所有一位年纪最大、工作时间最长的老同志,他就是所
里的干事隋景云。他今年48岁,是1974年建所时去的。面对艰苦的环
境,不少人向他吹过风:“你在公安战线上已奋斗几十年了,熟人多
门子广,办个调动还不容易?”可他想的是:如果都嫌这里艰苦,那
谁来守卫呢?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事当前,应该首先为大局着想
,把国家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于是,他说服了家属,继续安心在所里
工作。他分管渔船和船民管理工作,每年都出色完成任务,连续多年
受到上级表彰奖励。
    边防派出所的年轻干事张福明,是1987年从警校毕业的。原恋爱
对象在某市工作。毕业前,对象曾劝他想办法分到自己所在的城市工
作。张福明没有向组织提照顾条件,而是服从分配来到了莱洲湾畔。
这里的艰苦条件,使姑娘害怕了,一再写信劝小张千方百计离开盐碱
窝。否则,就分道扬镳。在国家利益与爱情的天平上,张福明选择了
前者,不调大城市,安心守边防。失恋后,他说:“‘强扭的瓜不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恋爱要志同道合。”他积极协助所里开
展工作,组织战士军事训练,认真讲解示范,使战士们听得进,记得
住,学得快,不管是射击,还是擒拿等训练课目,都取得好成绩。(
国良)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