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0.06.06
【期号】= 236
【标题】= 东营石油史趣传
【版次】= 04
【版名】=
【作者】= 朱青杰
【专栏】= 黄河口风物志
【正文】=
 

东营石油史趣传

朱青杰  (1990.06.06)

   东营石油史趣传
    朱青杰
    今日,东营地区的人们对于石油,就象农民对高粱、玉米,沿海
的人对于鱼虾一样熟悉。然而,二十八年前,石油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这里人们则很少知道。其实,东营地区的石油,在我国古代史上就
有趣传。
    据有关资料记载,今日由淄博流入广饶的淄河,古时叫“淄水”
,是条古老的河。在秦朝以前它的走向是:南起原山,东北而下,经
临淄、广饶,再转头西入博兴,然后会合济水,穿今东营流入莱洲湾
。关于淄水的名字由来,唐朝《括地志》有文载:“淄州淄川县东北
70里原山,淄水出。俗传禹理水功毕,土石黑,数里之中波若漆,故
谓之淄水也。”
    晋张华《博物志》九:“酒泉延寿县南有山出泉,水大如筥,注
地为沟,其水有脂,如煮肉汁,挹取若著器中,始黄后黑,如不凝膏
。然之极明,与膏无异……但不可食,彼人谓之石漆。”明杨慎《石
漆》:“延州高奴县有石脂水,水腻,浮水面如漆,采以膏车及炷灯
,谓之石漆,宋时用以烧烟造墨……”由此可以设想,当时淄水中飘
浮的那层像膏脂、黑漆样东西,就是今天称谓的“油苗”,是几千年
前石油矿藏的显现。大禹治理淄水的事现已无从考证,但是淄水流经
的东营一带地下蕴藏着大量石油,则是事实。
    东营地区的石油,在地下埋藏了亿万年,自油苗显现历经了公元
前后40多个世纪,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1961年4月16日,32120钻
进队突破东营凹陷,华8井喜获日产8.1吨工业油流,才有了出头之
日。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