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0.06.20
【期号】= 240
【标题】= 采取切实有力措施 把经济工作搞上去
【版次】= 02
【版名】=
【作者】= 李殿魁
【专栏】=
【正文】=
 

采取切实有力措施 把经济工作搞上去

李殿魁  (1990.06.20)

  采取切实有力措施 把经济工作搞上去
  李殿魁
  当前,党中央一再强调要稳定经济,我市广大人民群众也有着脱贫
致富的强烈愿望。在此情况下,我们一定要进一步统一认识,加紧工
作,采取有力措施,把经济工作搞上去。在具体工作上,要注意抓好
以下五个方面:
    1、搞好农业发展规划,实行区域种植。发展水稻是我市粮食生产
的一大优势。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发展水稻给整个农业生产带来的
正负作用,不能仅看到其见效快、效益好的一面,还必须看到种植水
稻容易造成周围土地泛碱的客观事实。水稻与小麦、棉花等旱作物的
生产条件差异很大,若没有相应的工程措施,就势必影响周围的土地
,甚至使其迅速碱化。对此,如果我们没有对策,群众只能是你种我
也种,形成侵润性的无限制的发展,最终将是水的供需矛盾突出,形
成恶性循环,不仅发展水稻失败,影响农业生产,还会引发诸多社会
矛盾。因此,我们对发展水稻提出了“以稻促水,以水定稻,统一规
划,区域种植,灌排结合,以水治碱,改良土壤”的要求。能否达到
这个要求关键是搞好统一规划,实现区域种植。对此,各级都必须高
度重视。除加强行政管理外,要特别注意抓好规划管理,不经批准,
严禁任意开垦和扩大稻田面积,以保证水稻开发的成功。
    2、抓好水利基础设施的管理。近年来,市、县(区)、乡(镇
)各级政府,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水、电、路
等基础设施有了一个较好的基础。但是,重建轻管的问题还十分突出
,使我们辛辛苦苦建成的设施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更不能扩大再生
产;使已形成的生产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退化消失,不能发挥应
有效益。这个问题,现已严肃地摆在我们各级领导面前。对此,我们
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扩大再生产的理论,结合实际,认认真真地研究
解决办法,制订硬措施,使基础设施投资效益永远得以发挥。这是关
系到整个农业开发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长远大计。
    水利基础设施管理的核心是水的商品化。必须使群众知道,水到
田头,不仅要投资搞工程,还要有保证整个水利设施正常运行所必须
的管理费用、能源消耗、工程维护等资金来源。要稳定用水,就要用
水交费,实现以水养水。只有这样,才能使水利建设形成有投入有产
出的能够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我们要抓住农业大开发的有利时机,
做好群众工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把该收的水费坚决的收起来,尽
快实现水的商品化,保证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3、抓好人才培训,实行科技兴农。建国40年来,长期的单一计
划管理,使我们养成了培养人才依靠国家,推广科技靠国家正式干部
的习惯。现在看来,这显然已不能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任何一种应
用技术只有在被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所掌握,才能变成现实生产力。
推广农业技术的主体是农民,一切农业技术,只有通过掌握了农业技
术的农民与土地的结合,才能及时转化为新的生产力。今年利津县基
本实现了春地棉田化,棉田地膜化,其主要原因不仅在于行政干预,
更重要的是使群众掌握了这项技术,并收到了好的成效,群众的现实
主义观念起了巨大作用。所以,在重视人才培训的同时,要下决心抓
好重点户、重点人的培训,以他们的示范作用带动面上的群众。这对
于推广新技术极为重要。
    4、抓住机遇,重建集体经济。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农村,集体
经济十分薄弱,没有为农民服务的实力和手段,严重影响了领导班子
的威信,影响了党组织的号召力。办什么事情都向群众伸手集资,这
是当前激化干部与群众矛盾的重要原因。对此,我在今年二月召开的
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就强调指出:“要抓住时机,选准突破口和起步
点,通过发展生产、增加公共积累,重建新的集体经济”。就土地开
发来说,对新开发的土地,不能简单的分给群众经营,乡、村都要适
当集中部分土地,办成村办农场、乡办农场,以此建立起新的集体经
济。希望各级都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不要再失掉现在的机遇。
    5、搞好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要根据农民一家一
户难以解决、又易于统一服务的耕、耙、播、药等生产环节,建立长
期固定的服务实体和组织季节性的服务组织。要把服务的收费定的合
理,群众能够接受,以使群众有更多的精力搞好土地经营承包。凡农
民依靠自己的汗水、智慧与土地结合而增加的社会财富,只要完成了
承包责任制所规定的上交任务,其余都属农民家庭所有,以最大限度
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这样,通过社会化服务,把农场统一管理的方
式和家庭联产承包制结合起来,创造出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的新模式
,走出一条重建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注:此文系李殿魁市长在董集主持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摘要)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