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0.07.21
【期号】= 249
【标题】= 正确认识国情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版次】= 03
【版名】=
【作者】= 赵芳清
【专栏】=
【正文】=
 

正确认识国情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赵芳清  (1990.07.21)

   正确认识国情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赵芳清
    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在社会主义大道上走过了四十年的光辉历
程。目前,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届世界第八位,如果讲包括政治、
经济、科技、军事在内的综合国力,则居世界第六位,在国际局势中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们国家在经济上同发达国家相比,仍
然存在很大差距。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现在仍处于
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只有用历史的、全面的
、发展的观点客观分析我国的经济差距,进行科学的、有分析的国际
比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一,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认识我国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是因
为原有基础和起点不同造成的
    中国落后不是从现在开始的。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帝国
主义列强纷纷侵入中国,把我国推向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深渊。旧中
国历届政府对外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达1000个以上,对外赔款共达13亿
两白银,并割让大片国土给外国。尤其是1937——1945年日本的侵华
战争,使中国的财产总损失达1000亿美元以上。加之国民党发动的内
战和美国的侵朝战争,从1933——1953年这20年间,我国经济损失达
1800亿美元以上。事实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是
旧中国贫穷落后的一个根本原因,它使中国经济的发展至少推迟了一
个多世纪。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经济建设是在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的殖民
地半殖民地的基础上起步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比当时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落后300年左右。但是,我国的发展速度要比西方发达国家快得多
。建国40年间,我国工业增长速度为世界第一,国民收入和人均国民
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为世界第二,主要工农业产品都有几倍、十几倍乃
至几十倍的增长。1988年,我国农业产值居世界第一位,工业产值居
世界第五位;工业产品中,钢产量居世界第四位,原煤居世界第一位
,原油居世界第五位,发电量居世界第四位,水泥居世界第一位。经
过40年的努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扩大了,而是缩小了。现在,
我国已经建立起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从总体上看,我
国工业进程只用了40年就走完了资本主义国家通常要用一二百年才走
完的路。建国初期,帝国主义分子曾扬言,中国历代政府没有哪一个
能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共产党政权也将是如此。但是,我国却以世
界1/7的土地,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历史证明,只有
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二,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认清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比许多发展中
国家和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
    战后四十多年来,世界上有100多个发展中国家按照资产阶级传
统的经济理论和资本主义的模式发展本国经济。这些国家的国民经济
总量及其人均值的增长速度虽然上去了,但是,债台高垒,城乡对立
,两极分化加剧,广大群众生活水平下降,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日益扩
大。以债务来说,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债务总额达1.32万亿美元,每
年光是利息就要付出500亿美元以上,许多负债国将出其收入的50%
——70%用于还债。已增长速度来说,这些国家已从过去短暂的较快
增长变为停滞衰退。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来说,许多国家的通货膨
胀率高达三、四位数。非洲不少国家比最初独立时还要穷。从与发达
国家的差距来说,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了。如发达国家与低收入国家人
均收入的比例,25年前是20倍,70年代末是40倍,而现在是46倍。
    从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来看,巴西一度“经济起飞”,人均国民
收入达到了2000美元。然而,严重依附他人的经济构成,使巴西陷入
了无法摆脱的债务危机,外债超过了800亿美元,通货膨胀率1987年
高达330%。印度是一个与中国国情类似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大国
。但与我国相比,其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水平都有明显差距。如印度
的工业总指数以1951年为100,1985年为608.8;中国以1952年为100
,1985年则达到3147.9。印度农业年增长速度为2.7%,中国为4.
7%,我国耕地总量只相当于印度的1/2,人均占有相当于印度的1/
3,而我国的人均粮食产量却达到了印度的1.8倍。
    再从“亚洲四小龙”(香港、新加坡、南朝鲜、台湾)来看,它
们都是资源缺乏、人口少、市场小的依附型经济,它们在特定的历史
条件和国际环境中的经济增长没有普遍意义。这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经
济起步,正值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同时,美
国等西方国家出于反共的全球战略需要,对台湾和南朝鲜提供了大量
援助(1951年——1963年,美援在台湾的投资总额中占34%。南朝鲜
4000万人口,外债总额达400亿美元)。香港和新加坡则因港口设施
、地理位置优越,作为美军侵越战争的后勤基地获得巨大收益。“亚
洲四小龙”的经济都是严重依附于西方垄断资本的经济,它们经济的
起落完全受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状况的制约。
    以上事实说明,用全面的客观的标准来衡量,发展中国家走资本
主义道路的40年,从根本上说是失败的40年。而我国40年发展的成就
可以清楚地显示,社会主义道路优于资本主义道路。首先是我国的经
济增长速度高。如1965年——1986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中国为5.1%
,巴西为4.3%,埃及为3.1%,墨西哥为2.6%,印度为1.8%。
更明显的是我国虽然人均产值属低收入国家行列,但个人消费水平增
长率高达6.8%。从反映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的39个社会指标来看,
大多数指标都超过了低收入国家,甚至超过了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尤其是和印度相比更能说明问题。今年1月19日印度《经济时报》报
道,中国的生活水准是印度的3倍。中国的平均寿命1988年为69岁,
达到中等国家水平,而印度的平均寿命为58岁,印度生活在贫困线(
月收入合人民币20元)以下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8.8%,达3亿多人
,城市贫民窟越来越多,全国乞丐达500万人左右。
      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坚定不移
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创立了马克
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
论和共产主义学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社会主义的实践,
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开展起来。但是,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从来就不
是笔直的,而是曲折前进的。拿我们中国来说,社会主义在取得巨大
成就的同时,也遇到过许多挫折,有过严重失误。这种挫折和失误,
不是马克思主义本身性质的错误,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所固有的,而往
往是由于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掌握和运用上的某些偏差
造成的。因而,这种失误完全可以靠社会主义自身加以纠正。
    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我们要具有马
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懂得中国国情,坚定地站稳无产阶级立场,经得
起执政、改革开放以及反“和平演变”的考验,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
内形势下,不迷失方向。下面,结合市直机关的情况,提几点要求与
大家共勉。
    1、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从思想上真正弄通社会主义最终必
然代替资本主义的道理
    学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
学,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
律,特别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的关键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研究,第一次把资本主义的剩余
价值规律揭示了出来,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揭露了资本家
剥削工人的真象,科学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和必然
灭亡的规律。战后四十年来,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一定发展,但其固
有的矛盾并没有改变。特别是近10年来,美国、日本、西欧之间在贸
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斗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说明资本主义世
界正在瓦解之中。当然,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一个历
史的长过程,在这个长过程中还会有许多新情况出现,有许多理论和
实际问题需要作出科学的回答和解释,因此,我们只有认真学习马列
主义的基本理论,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才能透过现象看
本质,不为暂时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反“和
平演变”的斗争中,始终保持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不致迷失方向。
    2、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立国之本,走好强
国之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
线。这条基本路线指明:发展社会生产力,搞好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
的中心任务,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
国之路。这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和长期指导方针。
    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最重要的是必须把坚持四项
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有机地统一起来。事实告诉我们,在改革开
放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主张。一是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一
贯主张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改革开放,即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
完善和发展的改革开放。另一种是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要求中
国全盘西化的人所主张的、同四项基本原则相对立的“改革开放”。
这后一种“改革开放”主张经济上私有化,政治上“多元化”(即多
党制)、思想上自由化,其实质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
主义制度,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复辟。这种“改革开放”与西方资产
阶级所主张的改革开放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每个共产党员都必须明
确划清两者的根本界限。
    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同时,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
的方针。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离开了改革,中国就没有前途,没
有希望。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当代国际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任何
国家都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下求得发展。而我国是在落后的经济基础上
建设社会主义,尤其需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的合作与交流,博采天下
之长为我所用,加快我国发展步伐,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改
革开放当然会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我们决不可因噎废食。
    3、发扬艰苦奋斗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为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这条
路线的基本条件。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这一代和下几代中国人
,必然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前些年,由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削弱,
特别是脱离我国国情,不适当提倡高消费,使人们“艰苦奋斗”的观
念薄弱了,甚至认为这是一个过时的口号,一股追求享受和“高消费
”的风气盛行起来,这不仅影响了社会主义建设,而且败坏了社会风
气。我们应当经常记住国家大、人口多、底子薄这一基本国情,决不
能丢掉党的优良传统,必须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
    最近,我们正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
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密切联系群众,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公仆意识,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
发点,带领群众为实现勤劳致富、搞好国家四化建设而奋斗。
    现在,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形势和
任务面前,共产党员要加强学习锻炼,提高党性觉悟,头脑更加清醒
,步伐更加坚定,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
举社会主义旗帜,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而努力奋斗。(说明:本文为赵芳清同志在市直机关学党章正党风活
动报告会上的讲话摘要)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