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0.07.04
【期号】= 244
【标题】= ·采访札记·  立体种植前景广阔
【版次】= 02
【版名】=
【作者】= 王圣锋
【专栏】=
【正文】=
 

·采访札记·  立体种植前景广阔

王圣锋  (1990.07.04)

   ·采访札记·
    立体种植前景广阔
    本报记者  王圣锋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套种、间作技术在农村应运而生。麦
套棉、麦套玉米、棉田套绿豆、玉米套瓜菜……各种间作把田野打扮
得五颜六色,农民也在有限的土地上得到更多的收获。近年来,利津
县的一些乡镇推广玉米间作黄瓜技术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夏种时节,我们冒着蒙蒙细雨来到利津县明集乡采访。在北张村
刚收割完的麦田里,我看到一位姓张的老农正在清理田中的麦茬,就
和他攀谈起来。“地里准备种啥?”“先种玉米,然后再套种黄瓜。
”“怎么个种法?”“在麦田里套种玉米或在地里直播玉米,等玉米
长到5——6个片叶时,就在玉米垄背上套种黄瓜,每亩种2000棵左右
。把玉米行距留得稍大些,每亩多施25公斤碳酸氢铵,天旱时多浇遍
水就行了。今年墒情好,对套种就更有利啦!”他一边说,一边在地
上比划着。
    “这样种能行吗,不影响玉米生长吗?”他也看出我们的疑惑,
立即现身说法:“一点也不影响。听农技站的同志讲,这叫立体种植
,根据玉米和黄瓜的生长特点,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热。去年俺就在玉
米地里套种黄瓜,玉米亩产375公斤,每亩还多产750公斤黄瓜,每斤
黄瓜按2角钱计算,每亩多收入200——300元呢!”
    北张村去年人均收入574元。这个只有851人的村庄,去年玉米套
种黄瓜近500亩,仅此一项,每人就增加收入100元。
    利津县在今年“农业丰收计划”中,决定把玉米间作黄瓜的立体
种植推广到5000亩。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而这种种植模式的魅力在于
,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地和光热资源,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在
不增加土地的情况下,增产了大量的蔬菜,能调节市场,产生良好的
社会效益。因此,推广这种种植模式显得更加迫切而必要。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