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0.07.21
【期号】= 249
【标题】= 幸福的鹊桥
【版次】= 03
【版名】=
【作者】= 李玉花
【专栏】=
【正文】=
 

幸福的鹊桥

李玉花  (1990.07.21)

   幸福的鹊桥
    李玉花
    广饶县小张乡张郭村王英姑娘与嫂子张玉芬为爹爹搭鹊桥,使爹
爹获得晚年幸福,受到乡亲们拍手夸奖。
    王英的爹爹王富强今年55岁,老伴已去世多年。几年来,他除种
好责任田之外,还给孩子缝衣做饭,干许多力所能及的活,冬闲时节
,他还早出晚归串乡跑巷做买卖。现在儿子已经结了婚,并且给他添
了孙子,姑娘也有了对象,孩子们对他都很孝敬,日子算过得不错。
但有一样,老人丧偶多年,总难免有种孤独感、寂寞感。老人的忧郁
被孩子们看在眼里,心中明白,他们想:老人辛苦一生,老伴早逝,
难免会心情苦闷。假如能为老人再找个老伴儿,既能给老人精神上带
来安慰,又能在生活上有个照应,可谓一举两得。于是姑娘、媳妇便
留心为老人觅伴儿。经多方打听,听说附近的张二村有一个宋氏妇女
,年纪50岁左右,身体健康,为人厚道,性格爽快,丈夫去世多年,
仅有一独生女儿已远嫁他乡。姑嫂二人一商议觉得这个宋氏妇女与自
家爹爹为伴挺合适。便鸡叫不等天明,前去找宋氏探探口气。二人登
门,见宋氏待人热情,做事干净利索,姑嫂二人心里更加高兴。可是
,她们开口一说,人家却婉言回避。人家不打算改嫁,怎么办?姑嫂
只好暂时回去。又经过细细了解,知道宋氏也并非真的愿意过孤独生
活,主要是怕再改嫁让父老乡亲笑话。原因一清,嫂子想托个人去开
导开导,可心急如火的小姑说;不用了,我有一个好办法。第二天一
大早,姑娘王英穿着整洁,又来到宋氏家里,非要给宋氏做闺女。这
一招还真行,王英十天半月的就去这个“娘家”住上几天,白天跟她
一起干活,晚上作伴,并且娘不离口,口不离娘,叫得比亲闺女还甜
。时间长了,这母女俩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甚至到了难舍难离的地步
,几天不见就想得很。王英觉得时机已到,一天晚饭后,干脆在宋氏
面前苦苦求道:我从小靠父亲的辛勤养育,从没缺吃少穿,只是缺少
母亲的爱,如果“娘”不讨厌我这个闺女的话,也为了您和我父亲的
晚年生活,我请求“娘”就做我名正言顺的母亲吧,宋氏看到“闺女
”的一片诚意和孝心,被深深感动,终于答应了这门亲事。两位老人
结婚后,生活美满,精神愉快,丈夫外出做买卖回家时经常给妻子买
点可口的东西吃,现在妻子看上去好象年轻了10岁。王富强的精神一
天比一天好,小买卖做得越来越有劲,一家和睦相处,喜笑颜开。乡
亲们对此赞誉道:姑娘、媳妇为爹爹搭鹊桥,家庭和睦幸福多。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