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0.08.22
【期号】= 258
【标题】= 岳家筐
【版次】= 04
【版名】=
【作者】= 潘力
【专栏】= 黄河口风物志
【正文】=
 

岳家筐

潘力  (1990.08.22)

   岳家筐
    ○潘力
    东营区西范乡岳家村的手工编筐工艺,距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
。他们的编筐品种多样,美观大方、经久耐用,人们亲切地称之为“
岳家筐”。
    岳家筐手编工艺的先导是岳之太。清咸丰六年(1856),贫困交
加的岳之太外出逃荒学艺,在滨县一带学会了编制抬筐等手艺。回乡
后便在本家内传授技艺。几经沧桑,此手艺由解放前的十几家掌握,
发展到了现在的全村编制。
    岳家筐的编制工序全为手工,有条子加工、打底、摸条、编帮、
握沿、上把等。所用原料均是当地生长的荆条、紫穗槐或柳条。品种
也由初时的一、两个逐渐发展到现在的抬筐、果筐、花筐、提篮、篓
子、偏篓、鱼篓、鸡笼以及车档、活板、机器包装等十几个品种,还
能根据用户的需要,编制其他一些用品。农闲时节,全村编制产品日
产量高时可达1000多件,有的编制好手,一天就能编制八、九个偏篓
,纯收入可达40元左右。
    由于岳家筐多属农用物品,质量好、品种多、价格适中,深受农
民喜爱,畅销东营、淄博、惠民、潍坊等地市的十多个县区,已成为
该村致富的一个重要渠道。*本版编辑 许华同*傅窝邮电支局优质
服务效果好
    利津讯 利津县傅窝邮电支局多年来办公用房和职工住房都比较
紧张,工作条件很差。市、县局为改善办公条件,增强企业后劲,于
今年投资四万余元,帮助这个局新盖了五间办公室,整修了院墙和大
门,使支局的面貌焕然一新。领导关心、职工干劲高,职工们积极参
加全市十大行业优质服务竞赛,取得了好成绩。
                  (陈振芬)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