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0.08.11
【期号】= 255
【标题】= 千锤百炼铸党魂——广饶县精神文明建设系列报道之一
【版次】= 01
【版名】=
【作者】= 马洪武
【专栏】=
【正文】=
 

千锤百炼铸党魂——广饶县精神文明建设系列报道之一

马洪武  (1990.08.11)

   千锤百炼铸党魂
    ——广饶县精神文明建设系列报道之一
    1925年春,中共延集支部擎起了广饶县第一面党旗。24年艰苦卓
绝的斗争,无数广饶优秀儿女为祖国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在
全县人民心中铸就了不可磨灭的丰碑。今天,当人们回顾近年来广饶
的发展和巨变时,深深地感到,党和人民贴得更紧,群众对党更加信
任,18000多名党员凝聚成的“党魂”,是团结全县人民奋发向上的
精神所在。
    大王镇复兴王村86岁的老党员张秀英,在党旗下拍照,她老泪纵
横:“俺在党一日,就要为党奋斗一天!”这样的老党员何止张大娘
一人。广饶镇48名离退休老党员,担任起村义务政工员,帮助村党支
部开展工作,被人们誉为“编外支书”。看到这些年已花甲的老党员
,不在家里享清福,而是奔波于村头巷尾,侃谈于院内床前,你能不
为党有这样忠诚的战士感到骄傲吗?是的。不过倘若你来广饶走一趟
,你就会听到、看到更多更多的战斗在各行各业第一线上的党员们为
党旗增添光彩的感人事迹。1987年,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一度受到淡化
。可就在这年的初春,一支奇特的自行车队出现在荒芜人烟、杂草丛
生的支脉河下游。这是王道村党支部组织56名党员在开展义务劳动,
离村70里植芦苇。他们睡地铺、喝咸水,白天泥水里干,夜里蚊虫叮
咬。恶劣的环境,繁重的劳动,没有吓倒这些共产党员。就是靠这些
党员的带头,就是靠这种吃苦精神和忘我劳动,两年后,穷得叮当响
的王道村,成了了庄乡首富,并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这些党员的动人事迹,就是全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一个缩影;
这个村的深刻变化,就是全县农村变化的一个真实写照。成绩面前,
他们并没有满足,而是把党员教育抓得更紧,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得
更实,把廉政建设抓得更有成效。几年来,县委运用各级党校,对全
县5000多名党员骨干进行轮训,进一步提高了党员的思想素质。1989
年,县委组织全县9268名党员和党外积极分子积极参加党的“双基”
知识竞赛,活动结束,被省委授予“双基”竞赛组织奖。如今,广饶
已形成以县委党校为主阵地,乡镇、企业、系统党校为骨干,党员活
动室为基层阵地的党员培训网,巩固发展了全省“乡镇党校先进县”
的成果。去年七月,县委派出30个党建工作队,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经过一年的努力工作,使瘫痪半瘫痪支部焕发了勃勃生机,成为坚
强的核心。县委还注重加强党员的队伍建设,几年来,全县优秀和合
格党员达17169名,占党员总数的93.9%。根基打好,堡垒牢靠,98
0个党支部已成为45万人民的“主心骨”。县委把廉洁勤政、密切与
群众的血肉联系牢牢抓在手上。县委主要领导率先垂范,模范执行《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十项守则》等六项廉政制度,为全县作出了样子。
县里还总结宣传了西营工商所所长鞠占贵等五人廉洁勤政的事迹;印
发了全县各条战线模范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的小册子《奉献者》。全
县建立政务公开栏600多处,设立公开监督箱400多个。县级六大班子
和79个党政机关与151个基层单位建立了联系点,更加密切了党群的
血肉联系。
    千锤百炼铸党魂,党魂正激励着广饶人民向新的目标奋进。
                (马洪武)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