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0.08.11
【期号】= 255
【标题】= 嫂爱深深
【版次】= 03
【版名】=
【作者】= 李玉花
【专栏】=
【正文】=
 

嫂爱深深

李玉花  (1990.08.11)

   嫂爱深深
    李玉花
    父母二老身患重病,三间低暗潮湿的破草屋,一张破方桌,两把
旧老式椅子,三个未长大的妹子,这就是广饶县小张乡张三村李玉柱
家的家境,再有的,就是父母看病吃药欠下的债务了。虽说李玉柱人
品好,又是村里的民办教师,但由于处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不少姑娘
很有心嫁给他,就怕过门后挑不起这个沉重的“担子”而作罢。
    1977年,李玉柱的父母因病先后去世。剩下玉柱兄妹四人,几个
没爹娘的兄妹要吃饭、要穿衣、要上学……还有那个不满4岁的小妹
妹,一个劲地要妈妈,怎么办?看到这个破碎的家,乡亲们都在抹眼
泪,有几个上了岁数的大爷、大娘都在给出主意、想办法。
    村主任颜鼎明也日夜惦记着这个不寻常的家,一天晚上吃罢晚饭
,老颜就跟老伴商量,让老伴给玉柱找个好对象,管起这个家,可老
伴难为情地说:“论玉柱的相貌、文化、人品,找个好姑娘一点也不
难,可他这样的家庭情况,谁家的姑娘敢嫁给他?”一番话说得老颜
直抽烟,一时没有话题。可没想到这话被在闺房里织花边的二姑娘颜
秀兰听得清清楚楚。秀兰放下手中的花边走出里屋对爹娘说:爹娘愿
意不愿意让女儿嫁给他?二老听到女儿这突然提出的问题,全愣了,
秀兰娘问她为什么?秀兰说:“人间的真情能使人战胜任何厄运。我
们村子里,谁家有困难,玉柱总是热情相助,为了乡亲们的孩子成为
国家栋梁,他起早睡晚精心育才,他为大伙付出的很多,我也是共青
团员,嫁给这样的人很值得。”
    第二天,秀兰丢下少女的羞涩,敲响了玉柱家的门。“我嫁给你
,行不?”玉柱愣了:“俺家负担很重……”秀兰说,“只要我们心
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个家能好起来。”
    1977年,秀兰和玉柱结了婚。婚后,秀兰精打细算,省吃俭用,
把娘给她买衣服的钱和劳动之余织花边挣的钱用在给小姑穿衣、交学
费、家庭生活开支上。把在生产队年终分配收入的钱和丈夫的工资用
来还公婆治病时欠下的债。后来,党落实了富民政策,土地包产到户
,她更是信心百倍地干。养猪、养兔,发展家庭副业。庄稼熟了,她
一担担地往回挑,肩压肿了也不吭声。逢年过节,她总先给妹妹们买
新的,自己却光穿“闺女衣”。八月十五到了,没钱买月饼,她就红
糖加面给妹子们烙甜烧饼。平时,丈夫、妹妹吃白面馒头,他吃玉米
面饼子。大年初一,饺子端上来了,丈夫、小姑们吃的是白面肉馅饺
子。秀兰吃的却是黑面萝卜丝馅的。小姑三个难忍,哇地一声,一齐
跑到嫂子跟前拉着她的胳膊扯着她的衣服哭成一团。二小姑说:“嫂
子,俺真想叫你一声‘娘’。”现在,李玉柱家盖了10间新砖瓦房,
债务早已还清。大小姑和二小姑在嫂子的帮助下,先后也都对上了象
,成了家。日前,颜秀兰认真地告诉我:“现在我们手里有了不少积
攒,因家中没什么大事项,我把钱都存到银行,支援国家建设。今年
再苦干一年,准备给小妹子办嫁妆。”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