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0.10.13
【期号】= 273
【标题】= 运用身边先进典型 灌输革命英雄主义思想
【版次】= 01
【版名】=
【作者】=
【专栏】=
【正文】=
 

运用身边先进典型 灌输革命英雄主义思想

  (1990.10.13)

  黄河利津修防段职工,十年来先后搭救了五十一条生命。他们
舍己救人不留名,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原因何在?段党总
支的做法是——
  运用身边先进典型 灌输革命英雄主义思想
      本报讯
  (记者刘宪义)今年仲秋节,一位姓赵的女教师领着自己4岁的男
孩,来到黄河利津修防段张家滩分段,要求帮助寻找孩子的救命恩人
。经反复查问,才知是女工班长、共产党员赵桂芝,从黄河激流中救
出了她的孩子。
    象这样的事儿,在利津修防段真可谓俯拾即是。10年来,这个30
0多人的单位,先后搭救出51条生命,其中有30多人是被救人或其家
属登门致谢时才知道的。
    舍己救人、不图名利的动因何在?记者采访中得知,关键是段党
总支结合治黄工作特点,运用身边先进典型,不间断地对职工进行了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和“不为名、不为利”的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治黄职工常年与黄河打交道,在护堤堵漏、冰凌爆破、河中作业
时经常碰到险情,还不时遇到群众不慎落水。每当抢险和救人中涌现
出英雄人物,段党总支总是大力表彰,树为典型,号召大家向他们学
习。84年7月,黄河大堤出现一直径4米多的漏洞。危急关头,工人李
龙会等跳入洪水冒死堵漏,有的被洪水冲出50多米,仍全然不顾,再
一次冲上来,直到把堤漏堵住。段党总支对他们通报表彰,并大会讲
,小会提,开展向他们学习的活动。84年9月,工人王桂亭在黄河里
临危不惧救工友,壮烈牺牲,被省政府追认为烈士。段领导专门把职
工带到烈士牺牲的地方进行教育,工会组织了“英雄在我心中”的演
讲。10年来,该段先后树立了20多个这样的典型。
    通过向先进人物学习,激发了大家临危不惧、不怕艰险、舍己救
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86年冬,黄河出现凌汛,胜利油田近百口油
井面临危险。段里决定成立“敢死队”,对黄河冰凌实施爆破。消息
一传出,100多人齐刷刷地站出来,坚决要求参加“敢死队”,并冒
险炸通了河道,保住了油田。85年9月,村民霍凤山一家9口人乘坐的
小船在黄河里被浪头打翻。闻讯赶来的一千二分段9名职工纷纷跳进
激流,奋战半小时,把落水者全部救起。
    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结出了丰硕成果。10年来,该段9次被黄委会
、省命名为先进集体,先后有73人立功受奖。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