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0.10.10
【期号】= 272
【标题】= 东北灶今昔
【版次】= 04
【版名】=
【作者】= 朱青杰
【专栏】= 黄河口风情录
【正文】=
 

东北灶今昔

朱青杰  (1990.10.10)

  东北灶今昔
  朱青杰
    当今,人们对“东北灶”这个地域名称已经淡漠了,一些青年人
甚至全然不知。如果你知道了东北灶的历史,也许你会发现,你现在
工作、生活的地方,正是历史上的东北灶。
    “东北灶”不是一个随意的称呼,是旧社会官府划定的灶地。因
它在乐安(广饶)县境东北隅,所以俗你“东北灶”。
    灶地的称谓,历史悠久,据载:源于宋朝。相传,凡沿海熬制盐
的地带,由官府划定范围称“灶地”,煮盐的人家,谓“灶户”。关
于“东北灶”的范围,据乐安(广饶)县《灶地图解》示:以三岔至
新(辛)店往来的大道(俗称伙道)为界,东至大海,南距寿光,北
邻利津。再看看现在的东营市地图,广饶县丁庄乡东部、广北农场和
市直驻地的西城、东城一带就都在此范围以内。
    “东北灶”灶户生活的历史结束并不久远,不过在五、六十年
以前,历史上,这里是海滨广斥之地,来此落户的均是四方无地的贫
民,以拾草煎盐谋求生存。他们住在用蓑积(有茅草根的土块)垒砌
的茅屋里吃着草种子,喝着湾水,春秋晒滩、拾草煎盐,秋后拖老带
少到胶东鲁南要饭。如遇海潮侵袭、黄河泛滥,盐滩被毁房产荡尽,
其苦楚难以尽述。这里还是土匪出没之地,官、匪、恶霸的敲诈、勒
索使灶户们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
    今日,“东北灶”的凄苦悲凉景象,早已被那星罗棋布的油田设
施,成片成群的楼房建筑,四通八达的柏油马路,一望无际的藕塘、
虾池、水库、稻香、麦绿等等所覆盖;当年的灶户,早已告别了那“
吃的是草种子,喝的是驴马尿”的岁月。历史上的东北灶地区,已成
为我市一块正在开发的宝地。  (据苏明政提供资料整理)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