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0.10.06
【期号】= 271
【标题】= 村里办不了的乡里办 乡里办不了的县里办  利津县充分发挥集体的强大优势  今秋一举解决了制约粮食生产的“耕播质量、肥料投量、良种套种”三大难题
【版次】= 01
【版名】=
【作者】= 宁德华
【专栏】= 头条新闻竞赛
【正文】=
 

村里办不了的乡里办 乡里办不了的县里办  利津县充分发挥集体的强大优势  今秋一举解决了制约粮食生产的“耕播质量、肥料投量、良种套种”三大难题

宁德华  (1990.10.06)

   村里办不了的乡里办 乡里办不了的县里办
    利津县充分发挥集体的强大优势
    今秋一举解决了制约粮食生产的“耕播质量、肥料投量、良种套
种”三大难题
    利津讯  利津县充分发挥集体的强大优越,村里办不了的事情乡里
办,乡里办不了的事情县里办,县、乡、村三级通力合作,解决了多
年来制约粮食增产的“耕播质量、肥料投量、良种套种”三大难题。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土地耕作大
都用畜力,耕深仅10厘米左右,就是12马力拖拉机,耕深也不过15厘
米。结果,造成了土地活土层变浅,底层板结严重,通透性差,这便
成了影响粮食增产的第一个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今年秋种前,该
县在大力宣传机械深耕好处的同时,各乡镇都调用了一批国营、集体
和个人的大马力链轨拖拉机,以优惠价格为农民深耕。各村统筹安排
各地块的倒茬、施肥,为深耕作好准备。全县深耕达25万亩,耕深30
厘米以上。
    种地谁不愿意多施肥?可过去一些困难户,由于钱不凑手,在施
肥上不得不凑合。这就成了影响粮食增产的第二个难题。为解决这一
难题,县农行秋种前将800多万元低息贷款发到各乡镇,各乡镇用这
笔贷款购买化肥,并送到农户,使困难户也能足肥下种。据不完全统
计,全县今年比去年每亩多施过磷酸钙10公斤,碳氨5公斤。
    良种,早已被农民所接受。但是,农民想买有时买不到,有时买
到了还不对路,甚至还有假良种。这就成了影响粮食增产的第三个难
题。为此,今年麦收刚过,县里就从外地调进和在本县调剂大量的鲁
麦13号、215953号、烟1604号等小麦良种满足了农民需要,使全县首
次实现了小麦良种化。
                      (本报通讯员 宁德华)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