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0.11.17
【期号】= 283
【标题】= 咬定“水”字不放松 受益之后再展宏图  大型引黄工程即将覆盖东营大地  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又有新发展
【版次】= 01
【版名】=
【作者】= 崔相国  郑福华
【专栏】=
【正文】=
 

咬定“水”字不放松 受益之后再展宏图  大型引黄工程即将覆盖东营大地  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又有新发展

崔相国  郑福华  (1990.11.17)

   咬定“水”字不放松 受益之后再展宏图
    大型引黄工程即将覆盖东营大地
    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又有新发展
    本报讯 随着麻湾二期工程和王庄二干远距离调水工程的全面开
工,拥有待开发荒地数百万亩的黄河三角洲即将被大型引黄工程覆盖
,从而为综合开发这块宝地奠定坚实基础。
    我市成立7年来,始终把水利建设作为带动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
的“龙头”,实行一系列倾斜政策。市、县、乡、村集资,已连续实
施4年的“水利星火计划”工程共完成50多个“短、平、快”项目,
扩大灌溉面积30多万亩。近年来,全市水利建设投资达2.1亿元(不
含劳动积累),共完成各类水利工程6万项,引黄能力翻了一番,跨
居省沿黄地市之首。目前,全市已有万亩以上引黄灌区15个,排涝入
海骨干水道22条,库容百万方以上的平原水库24座,包括全国最大的
平原水库、蓄水1.14亿立方的广南水库。农业人均水浇地增加到1.
5亩。
    水利事业的长足发展,极大地改善了黄河三角洲的生产条件,带
来了日益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据测算,仅麻湾工程一项,
年净社会经济效益就达1500万元以上。近年来,全市农村人均纯收入
增长了75%,粮食产量平均每年以0.5亿公斤的幅度递增,由4亿公
斤上升到6亿公斤。今年在遭受特大风雹涝灾、秋作物大面积绝产的
情况下,全年仍取得了增产2.4%的好收成,其中未遭灾的小麦增产
3成以上,受到国务院表彰。随着水利工程的陆续竣工,27万群众解
除了缺水之苦;近40万亩盐碱荒滩变成了溢金流银的稻田、棉田;三
角洲上出现了10万亩以上的林场;数十万亩开发草场牛羊成群;昔日
“兔子不拉屎”的茫茫碱滩,如今成了鸟的乐园。
    受益之后再展宏图。全市20余万强壮劳力、近千台机械上阵,又
打响了向边缘地区送水的攻坚战。大型引黄工程不久将覆盖整个东营
大地,把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推向新阶段。
  (崔相国  郑福华)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