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1.01.09
【期号】= 298
【标题】= 决策  挑头  服务——广饶县养鸡“热”再度兴起的调查
【版次】= 02
【版名】=
【作者】= 徐信楼
【专栏】= 调查报告
【正文】=
 

决策  挑头  服务——广饶县养鸡“热”再度兴起的调查

徐信楼  (1991.01.09)

  决策  挑头  服务
  ——广饶县养鸡“热”再度兴起的调查
  本报通讯员 徐信楼
    养鸡业在广饶县经过几年“冷”之后,如今再度“热”起来。笔
者经调查得知,这喜人的变化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靠正确的决策,找
准了突破口;二是涌现出了一批敢冒风险的挑头人;三是得益于建立
健全了良好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
    养鸡业是以消耗粮食为主的饲养业,因而它的发展首先要取决于
粮食生产。广饶县粮食生产连续10年以5.6%的速度递增,仅玉米一
项每年剩余9000万公斤,这就为养鸡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于是,该县
委、县府在通过市场调查的基础上,作出了以发展周期短、生长快、
效益好的肉食鸡为突破口。全面振兴畜牧业的决策。为确保肉食鸡发
展,他们还制定了提供资金扶持、供应和赊销平价饲料以及优先发展
种鸡生产、实行保护价等优惠政策,大大调动了群众养鸡的积极性,
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全县已建成祖代种鸡场1处,父母代种鸡场9
处,已发展养鸡场24处,专业户1000多户,肉食鸡饲养量可逾80万只。
  (二)
    广饶县养鸡业在1985年曾“热”一时,但由于市场的冲击,加之
服务不配套,很快便“冷”了下来,许多养鸡场和专业户纷纷“落
马”。对此,人们至今仍记忆犹新,心有余悸。那么,肉食鸡的发展
怎样才能起步?畜牧中心的同志介绍说,虽然有些人被那次养鸡惨败
吓住了,但是经过洪流的冲击,也锻炼和涌现出一批具有强烈竞争意
识、敢冒风险的挑头人。大王镇女青年徐洪云就是一个。1988年元旦
刚过,徐洪云毅然承包了下马几年的镇办养鸡场。承包后,她大胆从
上海引进“双A”肉食鸡种蛋20万个,孵化鸡苗11万只。经过两个月
的努力,首批鸡试养成功,售出后每只鸡纯收入2.50元。在徐洪云的
带动下,现在全镇已有130多户从事饲养肉食鸡专业。
    稻庄镇曾在养鸡上吃过大亏,许多人一听说养鸡就摇头。为了给
全镇发展肉食鸡挑个头,该镇兽医站站长成荣亲和副站长孙福永每人
购进300只肉食鸡进行饲养,并动员各自的亲朋好友一起养,结果前
往兽医站取经者、求购鸡苗者络绎不绝,养鸡热迅速遍及全镇。目前
,全镇养鸡专业户已由年初的十几户发展到430多户,饲养量猛增到3
0多万只。
  (三)
    肉食鸡生产是一项包括产、供、销在内的系统工程,每个环节都
需要与之相配套的服务措施。为了适应这一要求,该县围绕服务做文
章,目前已形成了五大服务体系。
    一是良种繁育体系。全县已建成祖代种鸡场1处、父母代种鸡场9
处,确保了鸡苗来源。二是技术指导和疫病防治体系。全县建成了县
、乡、村三级技术指导和防疫网,及时提供技术指导,增强了鸡病的
防治能力。三是饲料供应体系。该县先后投资165万元,建成饲料加
工厂12处,年加工能力达到40000多吨,还建立了饲料监测站,使饲
料的加工、监测、供应实现了一条龙化。四是资金投放体系。县、乡
财政和金融部门具体负责各生产环节的资金筹措,确保资金的使用。
五是收购、加工、贮藏服务体系。该县除充分利用本县4处冷藏厂(
冷藏能力为600吨),还先后与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建立了供销关
系。最近,他们还与德国签订了引进年产300万只肉食鸡的补偿贸易
项目。从而,基本上解除了群众“卖鸡难”的后顾之忧。服务体系的
形成,使肉食鸡生产的产、供、销各个环节融为一体,大大促进了养
鸡业的发展。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