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1.02.23
【期号】= 311
【标题】= 我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速度居全省之首 “七五”期间农田水利建设投资20385万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5.48万顷,有效灌溉面积达188万亩
【版次】= 01
【版名】=
【作者】= 田国新 马五须
【专栏】= 崛起的新地
【正文】=
 

我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速度居全省之首 “七五”期间农田水利建设投资20385万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5.48万顷,有效灌溉面积达188万亩

田国新 马五须  (1991.02.23)

  我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速度居全省之首
  “七五”期间农田水利建设投资20385万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
5.48万顷,有效灌溉面积达188万亩
    本报讯(记者田国新 通讯员马五须)“七五”期间,我市各级
党委和政府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当作农业发展的龙头来抓,使水利事
业有了长足的发展。5年来,全市水利建设投资20385万元,完成各类
水利工程5.48万项,引提水能力达到410秒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
188万亩。
    我市虽地处黄河入海口,水资源十分充足,但建市之初因水利设
施年久失修,新建的水利工程尚未配套,始终未能摆脱“靠天吃饭”
的被动局面。“七五”伊始,我市在国家、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扶持下
,本着“巩固改造,适当发展,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利建设方
针,充分利用黄河水资源优势,实行旱、涝、沙、碱综合治理。5年
间,我市先后新建、改建6处大中型引黄闸,新建了3处拦河闸,完成
了引黄济青(广饶段)、二干十二支过清等骨干工程,开辟了双河、
麻湾两灌区,疏浚治理了广利河、东营河等4条排水河道。目前,全
市已有万亩以上引黄灌区15个,固定扬水站213处,库容100万立方米
以上的平原水库24座,总蓄水量达3.4亿立方米,基本上保证了全市
的用水需求。我市还实施了4批62项“水利星火计划”工程,均已收
到“短、平、快”的效果。为了建成黄河南北的独立水系,我市自筹
资金6000万元,在黄河南兴建了麻湾灌区工程,在黄河北兴建了王庄
二干工程。这两项工程的实施,使我市扩大和改善水浇面积100多万
亩,解决了15万人的吃人问题成为我市的两条“黄金水道”。
    “七五”期间,我市农田水利设施的日趋配套完善,不仅累计改
善灌溉面积172万亩,扩大除涝面积677万亩,还为荒滩地开发提供了
可靠保障。有关专家认为:我市“七五”期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速
度是全省最快的。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