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2.01.11
【期号】= 404
【标题】= 青春红似火——记河口区二吕村的年轻人
【版次】= 03
【版名】=
【作者】= 车英 段东升
【专栏】=
【正文】=
 

青春红似火——记河口区二吕村的年轻人

车英 段东升  (1992.01.11)

   青春红似火
    ——记河口区二吕村的年轻人
    二吕村的年轻一代,朝气蓬勃,热情奔放,个个都象一把火。
    在我们参观了二吕村“蓬辉青年工艺装饰厂”精巧的工艺产品后
,厂长孟垂叶说,装饰厂的全部工人只是6名青年,创业近一年,尽
管收入不多,但证实了当代农村青年在社会活动中的价值。
    信心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二吕村年轻人的信心,是长期心灰、冷
漠后的爆发。“长头发、喇叭裤、提着酒瓶逛马路”曾一度是他们中
一些人的“风度”;“早晨起床八九点,哥们儿几个上油田。逮住什
么捞什么,多少挣它几个钱”曾是其生活方式。
    1989年,省下派工作组进驻二吕村。他们把团员青年召集起来,
让23岁且很有魄力的吴丙孝出山,担任了团支书这一重任。
    团支部的牌子挂出来,就不能使其只是聋子的耳朵。这年深秋,
村小学搬迁,而新校址安装天然气的100米管道沟还没挖好,如果再
拖些时日,学生们就要挨冻。他们带领十几名团员、青年扛着镐、锹
,来到了村南工地。去年,该村新修的800米柏油公路,因管理不善
,成了“水泥路”,晴天疙疙瘩瘩,雨天满路泥泞。团支部便成立了
义务护路队,定期维护保养。团支部的工作内容多了,且工作越来越
细。他们发现该村困难户盖学义之妻,因患麻风病,长期居住村外,
村里百姓不和他往来,三个孩子没能上学。团支部派出专人先后7次
到区防疫站、市皮防站为她求医寻诊,经诊治复查,其病痊愈,孩子
也高高兴兴地上了学。
    团支部是一座熔炉,造就了一批年轻人。就说那个孟垂叶吧,原
本是见了生人说话都脸红的姑娘,他现在则变得果敢、泼辣,工作出
色。青年宋国华,在23之年加入了团组织,成了一名“年老的新团员
”。
    青春红似火,照亮众人心。茶余饭后,二吕村的人们凑在一处,
便竖起大拇指:“咱村的年轻人,有出息。人人都象一把火!”
    (车英 段东升)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