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2.01.04
【期号】= 402
【标题】= 小小炉具厂
【版次】= 02
【版名】=
【作者】= 段东升 田国新  郭本东
【专栏】=
【正文】=
 

小小炉具厂

段东升 田国新  郭本东  (1992.01.04)

   小小炉具厂
    本报记者 段东升 田国新  本报通讯员 郭本东
    河口炉具厂,它真小,仅有5间木板房和20名工人,可产品呢,
令人刮目相看:半年开发了20个节能炉具新产品。
    去年春天,处于闹市街头的河口工业供销公司经营不景气,经理
王明安不得不通过市场调查,调整企业的经营战略。他发现若大的石
油城,一年需要数万套炉具,竟没有一个生产厂家,产品大都是从外
省市“进口”,且质次价高,返修率达30%以上。于是,王明安当即
决定创办河口炉具厂,填补市内这项工业空白。开发节能炉具,可不
是件容易事,它要厂房、技术、资金样样具备呀!王明安呢,也并非
没考虑到这些,只是选择了一条靠“借”生财的路子。没有厂房,先
借公司的库房;没有技术,他跑到山东工程学院,去借专家教授的智
慧:叫人家帮助搞设计;没有资金和设备,他想的招更绝:竟委托人
家招远、淄博、济南等五金厂家代加工零部件……
      “东家的筷子西家的碗,合到一起就能吃饭”。此话算叫王明
安给用活了。去年5月,各地代加工的炉具零部件运回来了,经工人
一组装,果然拼出个“金娃娃”。5月底,100台节能灶出厂了,经河
口采油厂试用2个月,比胶东、河北的任何产品都好,没有一台返修
的。于是,河口采油厂一次订货600台,仅这一批产品,就卖了2.45
万元,盈利5600元。以店带厂使供销工业公司有了生机,王明安便一
鼓作气,又委托山东工程学院设计了节能电水壶、节能天然气火锅、
二次燃烧酒精火锅等19个新产品。这“金娃娃”一个接一个诞生,又
一个接一个在市场上走俏。到11月末,这个小小炉具厂竟销售了26万
元的节能炉具,赚了4万多元。
    河口炉具厂规模虽小,其胃口可不小。这不,最近又设计出了天
然气报警器、采油节能柜等好几个新产品。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