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2.03.17
【期号】= 423
【标题】= 重农方能定天下——高级农艺师王效书谈发展农业问题
【版次】= 02
【版名】=
【作者】= 张松
【专栏】=
【正文】=
 

重农方能定天下——高级农艺师王效书谈发展农业问题

张松  (1992.03.17)

   重农方能定天下
  ——高级农艺师王效书谈发展农业问题
  本报记者 张松
    阳春三月,大地复苏。记者来到石花宾馆,就发展农业问题,与
高级农艺师、市政协副主席王效书进行了交谈。话语中,无不透着这
位从事农业30多年的政协委员对农业工作的酷爱和希冀。
    王效书听清记者的来意,第一句话就是:重视农业,发展高效农
业,是定国安邦的大略。他说,东营市去年粮棉增长幅度在全省领先
,值得庆贺。但是也应该看到,我们之所以能大幅度增长,主要是基
数太低,与先进的兄弟地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形势不容我们过
分乐观。东营市农业方面的巨大潜力和优势并没有太大的发挥。
    话到此处,王效书话锋一转,接着说,现在,大力提倡发展高效
低耗农业,关键是给农业以足够的具有含金量的政策。效书认为,要
发展高效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必须配套完善。目前,我市的农
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并不尽人意,也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农业既要高产
,又要高效,其根本出路就是在搞好社会化综合服务的同时,大量引
进农用科技用于农业生产,提倡科学种田。我们不妨走出“市门”,
与外市地结合起来,利用人、财、物的最佳结合时机,发展我们自己
。特别要注意增强农业的科技后劲。在引进人才困难、现培养又来不
及的情况下,可以将离退休的“老农技”们组织起来发挥作用。据我
所知,现在已退下来的有高级职称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有近50名,他
们有丰富的农技经验,如果成立农科所或农技服务中心,他们就能马
上发挥作用,不仅给他们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场所和机会,也为全市农
业生产出谋划策,何乐而不为呢?!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