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2.03.25
【期号】= 426
【标题】= 想起了李鼎铭——市人大代表谈精兵简政
【版次】= 02
【版名】=
【作者】= 段东升
【专栏】=
【正文】=
 

想起了李鼎铭——市人大代表谈精兵简政

段东升  (1992.03.25)

   想起了李鼎铭
    ——市人大代表谈精兵简政
    本报记者 段东升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接受了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精兵简政
”四个字。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的人大代表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又
重新提出了这个问题。
    市体改委的谷汉瑞说起深化改革非常激动。他说,党中央提出深
化改革太及时、太必要了,不要说下边的基层企业,机关一个不很重
要的单位,机构重重叠叠,人浮于事,还弄得基层无所适从。试想,
这种名目繁多的科室站所,怎能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由领导型向领导
服务型转变?
    李殿魁市长在报告中提出今年要砸破“一大三铁”,来自企业界
的代表无不拍手称快。油田基层的一位代表说,现在的企业是“一线
忙,二线松,蹲机关的看时钟”。一线工人风餐露宿,一遇会战几个
月不能回家,可有的机关干部呢?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半天
。你别看这些人自由自在没事干,每月工资不少发,奖金不少拿。长
此下去,会把办公室的人“蹲”懒了,前线干活的人心散了。
    提起精简机构,来自乡镇的代表话更多。他们说,乡镇机关的编
制只有20多人,可现在四五倍地超编。这些超编的,拿农民的提留开
工资。这么大的负担,农民怎能负担得起呢? 议改革,说精简,代
表们表现出一份责任感,更透着满心的期待与决心。看来,“精兵简
政”实在是势在必行了!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