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2.04.29
【期号】= 436
【标题】= 梦牵“五线谱”——记我市业余歌曲作者邢炜
【版次】= 04
【版名】=
【作者】= 孟凡俭  华同
【专栏】= 本报专访
【正文】=
 

梦牵“五线谱”——记我市业余歌曲作者邢炜

孟凡俭  华同  (1992.04.29)

   梦牵“五线谱”
    ——记我市业余歌曲作者邢炜
    孟凡俭  华同
    邢炜从小爱唱歌,睡里梦里都在唱。当他认识“1、2、3……”
之后,便开始做着一个梦:有朝一日考上音乐学院,把这些符号“搭
配”成歌曲,大家唱,自己也唱。
    命运对他并不青睐。上小学四年级时就遇到那场“史无前例”的
劫难。他先到“广阔天地炼红心”,又到工厂“接受再教育”然而,
无论是在黄土地上耕作,还是在纺织厂里做工,“1、2、3……”始
终在他心中震颤,在他脑海里变换着组合,他始终在继续着那难圆的
音乐之梦。
    在农村劳作,他在田垅、沟渠排成的谱表和五谷杂粮点成的音符
里捕捉灵感;在黎明家禽三牲的喧闹和黄昏收工老农的哼唱中积累素
材。严热的夏日,在蚊叮虫咬难以忍受的知青宿舍里,厚厚的音乐专
著被他啃了一本又一本;寒冷的冬天,在冰板一样的土炕上,就着昏
暗的灯光,邢炜奋笔谱曲,冻得发抖的手把“延时线”都划成了“颤
音记号”。
    在纺织厂繁重紧张的劳动中,邢炜的心灵得到更新的陶冶、静化
,他的生活更加充实和丰富,他熟悉了工人的生活、了解了工人的性
格。他能在纱锭的旋转中捉摸到工人的脉搏;能在隆隆的织机声中听
出工人的喜怒哀乐;以致后来他走出了工厂,上了大学,当了工会干
部仍未忘记涂抹他的“1、2、3……”,去为工人谱写乐章,为农民
高唱赞歌。
    邢炜说:“作曲,不是简单的音符的排列与组合,是词的灵魂和
音乐意境有机的结合。”邢炜拿到好的词作,总要反复吟诵,反复领
会,直到音乐激情与词意迸发出火花,他才动笔谱曲。有一次,他拿
到一首《带露的玫瑰》。歌词述说了一位战士在墓碑前凭吊阵亡的女
战友时的情怀。邢炜读着读着,竟激动得泪流满面,一股热流在周身
奔涌,促使他欣然提笔。于是,一曲凄婉悲壮、动人心弦的佳作跃然
纸上。
    辛勤的耕耘。总会换来丰硕的收获。邢炜的音乐梦正在圆着。近
几年来,他已在全国各种报刊发表歌曲40余首,1990年他与著名词作
家孟广征合作的歌曲《香甜的歌》、《沙打旺》作成为专题片《新上
任的厂长》插曲,该片在山东电视台播放后受到观众的喜爱。《香甜
的歌》作为东营市第二食品厂厂歌在全国工人歌曲征集中荣获银奖;
1991年10月他与剑锋合作的歌曲,《汽拖工人多么荣光》在“全国职
工三热爱歌曲征集”中获奖并刊登在1992年第一期《词刊》封三上。
1991年他与人合作的歌曲集《黄河的回忆》也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邢炜与音乐结下了深深的情缘,在利津县总工会副主席的岗位上
,工作之余,他总是畅游在五线谱的世界里,用黄河那敦厚的黄土赋
予他的激情和灵感去谱写生活的旋律、时代的强音,讴歌灿烂的明天。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