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2.04.08
【期号】= 430
【标题】= 终点与起点——我市“两黄”农业开发回顾和展望
【版次】= 02
【版名】=
【作者】= 宋守江
【专栏】=
【正文】=
 

终点与起点——我市“两黄”农业开发回顾和展望

宋守江  (1992.04.08)

   终点与起点
    ——我市“两黄”农业开发回顾和展望
    本报通讯员 宋守江
    今年是我市“两黄”农业开发衔接段的分界点,是总结经验、承
前继后、再上新水平的关键年。
    前三年,我市实施了黄淮海平原和黄河三角洲
  “两黄”农业开发,包括农、林、水、机、牧等8类60个项目,总
投资11588万元。三年来,共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140余万亩,开发荒
碱地59.96万亩,改造中低产田35.4万亩,封育草场30万亩,使每
年新增粮食10892万公斤,棉花268万公斤,肉类540万公斤,蛋类17
.5万公斤。“两黄”开发成绩显著,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
要是微观区域的开发还缺乏宏观整体上的布局和协调;上报设计与实
际施工相脱节,建设中存在着主观随意性;有的工程建设标准不高,
个别的存在着偷工减料现象;有的资金投向分散,缺乏整体有效的运
用,建成维护后续资金考虑不足;有的只注重了单一的土地资源开发
,缺乏综合配套。
    今年是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第二轮实施的第一年,是一个新的起
点。第一轮开发已于去年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被评为优良工程。今年
就要增强忧患意识,高起点,迈大步,加大开发力度,拓宽开发领域
,把我市实施的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今年又是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第一轮实施的最后一年,可以说是
一个临时终点,国家将在今年对开发进行全面验收。做出的评价,将
关系到我市声誉,影响下段投资意向及规模。因此,工程标准、开发
成效必须超过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当前需要对黄河三角洲22个项目
进行一次逐级全面的自查验收;对标准不高的项目,抓紧采取得力措
施返工整治,严格执行年度计划,一丝不苟地按设计标准组织实施;
搞好开发项目生产经营。总之,要以高质量、高标准的开发成果,做
好迎接国家验收的准备。
    立足当前,展望未来,我市“两黄”农业开发已经建起了“追赶
机制”,具备了“跳跃式”发展的条件,它将冲破初始阶段的阻碍和
人为意识制约,向高产高效优质低耗迅速转化和发展。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