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2.04.22
【期号】= 434
【标题】= 二十七年的——匿名捐款之谜
【版次】= 03
【版名】=
【作者】= 徐信楼 魏东
【专栏】=
【正文】=
 

二十七年的——匿名捐款之谜

徐信楼 魏东  (1992.04.22)

   二十七年的——
    匿名捐款之谜
    广饶县大王镇西部的裙带河边,生长着一片茂盛的杨树林,这是
用一笔27年前的匿名捐款营造的。星转斗移,20多个寒暑,人们只见
杨树年年绿,不知“主人”当是谁。
    前不久,谜底终于揭开了。于是,人们了解到了一个不平凡的故
事。
    时间推到27年前。1965年深秋的一个下午,大王公社财务科里走
进一个面戴口罩的青年人,留下1000元现金后匆匆而去。后来,人们
在财务科门口的意见箱里,发现了一封短信,说自己是后屯村四队的
李志松,特意把这千元捐给公社,希望能为家乡增彩添绿、贡献点力
量……
    可是一连三天,全公社竟查无此人。查不出捐款人,这笔千元捐
款也就成了一个难解之谜。后来,根据捐款人的意愿,公社用这笔钱
买来树苗,在裙带河以西植起了这片杨树林。
    时光荏苒,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杨树一茬茬成材,树木又一茬
茬更新。人们一直忘不了这位不知姓名的捐款人。
    今年3月26日,县里召开人代会,当年经办过此事的几位老同志
又相聚了,说话间他们又议论起此事,在场的县物价局局长李在文告
诉大家:当年的捐款者是大王镇中李村的复员军人李俊民(现在北京
邮电器材厂工作)。
    原来,李俊民是位1948年参军的老革命(当时只有16岁)。1965
年,由于家庭出身问题,受到了不公正对待,从军官岗位上退伍回到
了原籍。回来后,他便忍辱负重,投入到了家乡生产建设的队伍中。
当时公社实行一级核算,群众生活都很困苦,村庄里破烂烂,田野里
光秃秃,看到这些李俊民难过极了。为了能为家乡出点力,他偷偷地
把部队发给的安家费和平时的积蓄凑起千元交到公社。后来,他又被
部队召回重新在北京安置了工作。
    1982年,李俊民回京后第一次返里探亲,看到家乡巨变,他高兴
极了,找到当年的好友李在文,两人忆过去、谈未来,彻夜难眠。交
谈间,李在文提起当年捐款的事,问李俊民知道不知道,李俊民不小
心露出点根梢,经不住李在文的追问,只好承认是自己干的,但他要
求李在文一定要替他保守这个秘密,理由只有一个:为人民作点有益
的事情,是一个共产党员理所应当的,当年义举,决不是为了以后沽
名钓誉。
    李在文理解老朋友的心思,这个秘密,他替李俊民一保就是十年
。其间,李俊民家里老父病危、困难不断,李在文曾多次要求替他公
开这个秘密,都被李俊民一口拒绝了。愈是这样,李在文越是感动。
又是一年杨柳绿。
    李在文认为不应再让人们蒙在鼓里,于是背着老朋友,道出了个
中秘密。
    人们深深被这样一位不计名利的老党员所打动。
      (徐信楼 魏东)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