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2.06.17
【期号】= 450
【标题】= 苏百户与永乐帝
【版次】= 04
【版名】=
【作者】= 崔书高
【专栏】= 黄河口风情录
【正文】=
 

苏百户与永乐帝

崔书高  (1992.06.17)

   苏百户与永乐帝
    ○崔书高
    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后,他的孙子建文帝在南京登基。当时,镇守
北京的燕王朱棣和他争夺王位,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战斗在山东境内
进行。燕王被建文帝的部队打败,经过几天几夜的逃奔,逃到了渤海
边的莱州湾畔,见一渔民正在小船上修补鱼网,赶忙上前求救。这个
渔民叫苏善纪,他把燕王藏在鱼网下,瞒过追兵,又把燕王背回唐头
营(注:唐太宗东征时,建的一个大营盘,在我市丁庄乡)的家中。
    苏善纪不知这个遇难者就是燕王。用家中仅有的一点红高粱煮饭
,炒黄蓿菜给他吃,燕王吃得特别香。燕王在唐头营住了十多天,临
走时,提出要和苏善纪拜为兄弟。燕王小,苏善纪大,所以后来这里
就有了“苏老兄,皇小弟”之说。
    四年后,燕王打败了建文帝,做了皇帝,改年号为永乐。有一天
,他吃着御厨做的饭菜不好吃,忽然记起遇难时吃过的红高粱饭和炒
黄蓿菜,便传旨召苏善纪进京。
    苏善纪进京后,战战兢兢跪倒在金銮殿下,不敢抬头。永乐帝见
状笑了:“兄长,你是朕的救命恩人,快快起身,赐坐”。苏善纪抬
头看去,不由大吃一惊,才知道皇帝竟是自己结拜过的兄弟。苏善纪
精心为永乐帝做了煮红高粱饭和炒黄蓿菜,可永乐帝一吃,却咧起了
嘴,连说:“不好吃,不好吃,那次又香又甜,这次又苦又涩”。苏
善纪回答:“万岁‘饥了甜如蜜,饱了蜜不甜’,那次您在难时,多
日水米未进,现在是天天吃山珍海味,味道当然不一样了。”永乐帝
听后大为赞叹。
    由于救驾有功,苏善纪被封为“百户侯”,府在唐头营,管辖80
里海岸线。永乐帝又赐他御影一幅,御影上首是永乐帝,下首是苏善
纪,上书一副对联,上联:爵显大明功参夫天地,下联:铭垂维清灵
振于乾坤,横批:威振东海。
    清顺治十五年,苏氏家族带着御影来到现在的胜利镇沙营村落户
。从此,这一带便流传下来“苏百户和永乐帝”的故事。
    (根据沙营村苏云英、苏志刚座谈整理)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