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2.08.19
【期号】= 468
【标题】= 营业网点大楼林立、机关大院小屋低矮  市商业局甘居陋室艰苦创业
【版次】= 03
【版名】=
【作者】= 武福林
【专栏】=
【正文】=
 

营业网点大楼林立、机关大院小屋低矮  市商业局甘居陋室艰苦创业

武福林  (1992.08.19)

   营业网点大楼林立、机关大院小屋低矮
    市商业局甘居陋室艰苦创业
    在东营市西城区西首,火车站附近,有一处三合院。里面是低矮
的小平房,砖铺的院地面,旧式的园大门。看上去象是七十年代的马
车店。这就是东营市商业局机关所在地。多年来,他们就在这所“马
车店”里,为东营商业的发展,筹划着、奋斗着。
    建市初,商业基础差,商品供应不足,油田职工和市民往往要到
外地市购买商品。商业局同志们深深认识到,大力发展东营商业,保
障供应,满足油田和全市人民对商品的需求,这是市商业局义不容辞
的责任。
    基于这一认识,他们坚持发扬我党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不讲条
件,不计得失,勤奋工作,艰苦创业,一心扑在商业企业建设上。为
着一个营业大楼的立项、施工和开业,局领导多次跑市府、奔省城、
去银行,多方联系。当改革不断深入,市场进一步放开,竞争日益激
烈的时候,商业局抓住有利时机,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有效地提高了
企业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当企业扩大,新职工增多,业务不熟,影响
营业时,他们就狠抓职工技术培训,组织考工晋级,开展商业道德教
育和优质服务竞赛活动,提高职工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在全市开展
的优质服务竞赛活动中,商业系统连续三年被市评为优胜行业。
    一分辛劳,一分收获。建市八年来,东营商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到1991年底,经营网点发展到217个,总面积已达127187平方米,是
建市初的4倍;年销售额4亿多元,实现利税1874万元,分别比1986年
增长167.8%和256%;平均年递增速度为21%,在全省名列前茅。
市直各商业企业发展变化更加明显,由建市初的8个小型企业,发展
成为7个中型企业,固定资产增长6倍。
    有人问:这几年东营商业企业发展了,都“富”起来了,商业局
为什么还住在“马车店”里?回答是响亮的:共产党人,要“贡献在
前,享受在后”,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要发扬。
      (武福林)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