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2.08.05
【期号】= 464
【标题】= 堵上看不见的“窟窿”——我市工业生产述评之三
【版次】= 02
【版名】=
【作者】= 志广 岩霖
【专栏】=
【正文】=
 

堵上看不见的“窟窿”——我市工业生产述评之三

志广 岩霖  (1992.08.05)

  堵上看不见的“窟窿”
  ——我市工业生产述评之三
  志广 岩霖
    亏损,说明企业支大于收,可说生存遇到了“红灯”。到6月底
,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出现亏损39户,亏损面为12.34,亏损额
为290.12万元。这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但更为严重的是,
就是有些盈利企业也存有潜亏现象,虚增利润,实际亏损,是看不见
的“窟窿”。最近,市审计局对我市15户国营工业企业潜亏情况进行
了审计调查。经调查发现1991年未存有潜亏的为12户企业,潜亏额达
1227.7万元,平均每户潜亏102.3万元,占被调查企业91年实现利
润的1.65倍,占全部流动资产的10.9%。其中流动资产盘亏、降价
、报废损失潜亏661万元;少计少转成本费用150.4万元;产品成本
高于现行售价潜亏210.6万元;往来帐款损失潜亏25.4万元;其他
潜亏180.2万元。
   形成潜亏的原因很多,一是企业发展快,管理跟不上。二是棉纺
行业产大于销成本高,库存积压。前几年的纺织热、盲目上马了一批
乡办村办小纺织,与大企业争原料、争能源,致使目前纺织行业产大
于销。三是内部承包经营缺乏约束机制,有些单位内部承包只注重了
形式,而放松和忽视了管理与监督,造成包盈不包亏,有的企业中途
更换承包人,也不坚持审计制度,造成资金、财产、债务不实,互相
扯皮等。
    怎样堵上看不见的“窟窿”?一是要积极引导企业由生产型向经
营管理型转变。目前,有些企业仍采用旧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跟不上
时代的发展。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主上管部门放权不够;另
一方面是企业领导思想不够解放。建议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应迅速给
企业放权,并相应地制定各项改革配套措施,健全竞争机制。二是搞
好价格体系的改革,使企业在一个起跑线上竞争,给企业提供平等竞
争的机会。三是完善内部承包经营约束机制。改变过去包盈不包亏、
发生亏损无制约的现象。尤其对内部承包人,应加强监督,防止人为
制造虚盈实亏,特别是更换承包人对要加强财产物资、债权、债务进
行认真地盘点清理,履行严格的移产手续。四是对企业负责人调离应
坚持离任审计制度,防止对财产、资金不实问题的发生。五是加强对
财会人员的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素质。会计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财会人
员的培训工作、严格考核,坚持持证上岗对考核不合格人员给予必要
的调整。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