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2.09.12
【期号】= 475
【标题】= 大学教授在乡村——记利津县科技副县长王黎
【版次】= 02
【版名】=
【作者】= 邱玉兰 庄岩
【专栏】=
【正文】=
 

大学教授在乡村——记利津县科技副县长王黎

邱玉兰 庄岩  (1992.09.12)

   大学教授在乡村
    ——记利津县科技副县长王黎
    因遭受数十年罕见的旱灾和虫灾,我市部分棉田严重减产,有些
地块甚至绝产。然而利津县的大部分棉田仍将获得好收成。8月中旬
全市棉花生产大检查时,认为利津的棉花长势好。
    说起利津今年的棉花生产,都齐声称赞聘请来的科技女副县长、
山东农业干部管理学院副教授王黎。
    今年初,56岁的王黎副教授应聘从省城来到利津县,推广科学植
棉技术,指导全县棉花生产。她一来到利津,就忙着了解全县棉花生
产状况,下村查看棉田,办棉花种植培训班和科学植棉广播电视讲座
。由于采取适时早播(比去年早播15天)、地膜覆盖、化学调控等技
术措施,虽遇特大干旱,全县棉田仍然长势喜人。
    王黎常说,要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技术到位是关键。入伏后,
旱情更加严重。这时,大部分棉株已开花,正是棉田管理的忙季。三
伏酷暑,王黎副教授顶着炎炎烈日天天忙在棉田里,指导棉农管理棉
田。北宋、盐窝、王庄等乡镇的4000亩棉花因受药害而出现枯萎。正
当棉农心急如焚时,王黎来到棉田,棉农们向她请教后,按照她说的
办了,几天后棉田就变了样,棉农们喜上眉梢。
  想要棉株多结桃,结大桃,7月15日至25日必须适时“打顶”并去
掉无效花蕾。技术讲座讲了,开会布置了,可到地里一看,棉农都没
动。原来,棉农还忘不了传统习惯,等立了秋再动手。王黎找到县主
要领导商量,当场拍板:县六大班子领导和下乡挂职干部齐下乡村,
宣传动员群众。王黎3天时间跑了6个乡镇、十几个村。到7月22日晚8
点,她还在陈庄镇讲课,夜里12点才回招待所休息。就这样,伏天“
打顶”这项管理技术才落到实处。
    在指导农民灭虫的日子里,王黎在棉田里挨家挨户地巡回指导,
有时一天要跑几十里路。晚上回到招待所,腿和脚都肿了,走路一瘸
一拐的,但第二天她仍然坚持下棉田。
    培训农民科技队伍,帮助农民打开科技之门。这是王黎念念不忘
的。从年初到现在,她到10个乡镇办培训班16次,培训农民3000多人。
    全县近百名农民技术员在她的帮助下,成为推广应用科技的带头
人。
                (邱玉兰 庄岩)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