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2.09.19
【期号】= 477
【标题】= 广饶实施梯度开发取得显著成效  全县中高产田已占总耕地面积的90%,粮食生产连续3年受到国务院表彰
【版次】= 02
【版名】=
【作者】= 孙德祯 徐信楼 王雪峰
【专栏】=
【正文】=
 

广饶实施梯度开发取得显著成效  全县中高产田已占总耕地面积的90%,粮食生产连续3年受到国务院表彰

孙德祯 徐信楼 王雪峰  (1992.09.19)

   广饶实施梯度开发取得显著成效
    全县中高产田已占总耕地面积的90%,粮食生产连续3年受到国
务院表彰
    广饶讯 广饶县坚持因地制宜,科技与水利并举,对农业实施梯
度开发,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目前,全县76万亩耕地中,高产地块达
到68万亩,占总耕地的90%,比开发前增长了近30%。粮食生产已连
续二年受到国务院的表彰。
    该县乡镇之间农业自然条件有很大差异。南部为井灌区,高产田
居多;东北部三乡为贫水区,中、低产田居多;北部为黄灌区,荒碱
地和低产田居多。为了全面提高粮棉产量,他们因地制宜,在提高土
地产出率上作文章,实施了农业的梯度开发,实现了土地的升级。
    ——狠抓“水”字,低产变中产。去冬今春,该县先后组织了3
万名民工,开动1570台机械,搬动土石方1300万立方米,完成了与麻
湾闸引黄工程相配套的建筑物,把北部12.5万亩高低不平的荒碱地
建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的丰产田。从1988年起,他们还借助“两黄”
开发的机遇,实施农业开发项目17个,总投入3900多万元,开发荒碱
地10.8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1万亩,20多万亩耕地达到了中产田的
标准,四年累计增产粮食7358万公斤,棉花3.08万担,增加农业产
值5704万元。
    ——“科”“水”并举,中产变高产。为开发东北部的10万亩中
产田,该县实施了三干修复工程、引黄过清工程和跃进沟调水工程,
使黄河水首次穿越小清河进入贯穿全县东西的预备河内,然后利用北
贾沟等调水工程向东北部三乡和南部的部分乡镇调水,位于该区域内
的西刘桥乡,过去粮棉产量低而不稳,自跃进沟调入工程投入使用以
后,粮食、棉花的产量均比过去翻了一番多。
    ——狠抓“科”字,高产更高产。他们在自然条件较好的南部九
乡镇建立高产农业开发区,建设了200公里的地埋软管防渗渠道,相
继完成了10万亩小麦中产开发、10万亩夏玉米高产开发和5万亩吨粮
田开发等项目的实验。对24万亩小麦和30万亩玉米分别推行了半精量
播种和高密度种植,单产达到900多公斤。使该开发区内还出现了2个
吨粮乡、100个吨粮村和15万亩的吨粮田。
        (孙德祯 徐信楼 王雪峰)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