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2.09.05
【期号】= 473
【标题】= 开弓没有回头箭——记胜利镇沙营土方工程队队长苏文堂
【版次】= 03
【版名】=
【作者】= 王海林
【专栏】=
【正文】=
 

开弓没有回头箭——记胜利镇沙营土方工程队队长苏文堂

王海林  (1992.09.05)

   开弓没有回头箭
    ——记胜利镇沙营土方工程队队长苏文堂
    本报记者  王海林
    长期以来,对一个祖辈在土堆里刨食的普通农民来说,能端上国
家的“铁饭碗”是再美不过的事了。那么,今天你对这样一个刚刚捧
上“铁饭碗”又毅然扔掉的青年农民又怎么看呢?
    1991年冬天,28岁的苏文堂毅然辞掉了东营区胜利镇司法所的工
作,回到沙营村参加村里的企业招标。当时,沙营村十个村办企业全
部亏损,苏文堂要投标的土方工程队,年承包额是10万元,可自建队
起就没有交齐过。眼下,其他投标者已把承包额提高到25万,看阵势
,要想中标非得达到30万不可。这档儿,苏文堂也没闲着,他去了解
原队上的工人,又跑市有关部门了解东城的建设计划,彻夜不眠地在
灯下计算各种数字。他不断给自己打劲——不冒险、不敢闯,什么事
也成不了。最终,他以30万中标。30万,令全村老小瞠目,就看你苏
文堂有什么绝活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大话说出去了,全部家当也抵押上了,苏
文堂只有壮起胆子往前闯。自然,他自信得很,他自有他的招数。
    首先是抓管理,说白了就是管理人。管人可不是件简单的事,都
是乡里乡亲的,得罪一个等于惹恼了一家,更何况还得管那些按辈分
该他叫叔叔、大爷的人。小苏明白,这一关过不好,也就离家破业败
不远了。于是,他制订出十条措施,不论是谁都按这十条卡。今年6
月份,村里几辆小拖拉机私自在施工场外拉土。苏文堂当场决定每人
罚款1千元,立马开除。这一招真够狠的。7月份,他又对16个不按规
定施工的典型每人罚款500元,并请有关领导上了一堂城市规划法教
育课。几招下来,小苏在管理上站住了脚,杜绝了过去那种乱挖乱掘
土的现象。
    信誉就是生命,一旦人家不信任你,无疑等于判你个死刑。要想
多赚钱,就得有活干。东城土方运输活虽然不多,但土方队却有好几
个,要想揽着活,必须有过硬的工作水平和较高的信誉。小苏早就意
识到这一点,所以有些活宁肯自己吃亏也要干好。今年7月份市计委
投资公司需土3万方,可场地条件差,沟多路面软,容易陷车,并且
工期要求短,只有20天。其他土方队都不愿接,苏文堂接来了。他知
道,就现有的实力一个半月也完不成任务。他跑到油建三公司,雇来
大型推土机,用18天时间完成合同。合同完成了,工程队一分钱也没
赚着,等于白干了18天,可他的信誉树起来了。体校、农校、购物中
心、人民银行等多家先后与他签订了土方工程合同,整个土方工程队
活跃起来了。
    苏文堂把土方队搞活了,也带起了一批村民致富。原来村里有60
台小拖拉机在队里干活,现在增加到120多台,240多人,解决了全村
三分之一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其中,有20多台拖拉机是小苏借钱帮助
买的,现在参加拉土的村民年收入可达八、九千元。苏文堂有一颗真
诚善良的心。一位村民有点精神病,生活无着落。小苏把他安排在队
里干轻活,年收入2000元。此外,小苏还向学校、养老院提供资金,
义务为村里挖土拉土2万多方搞农业水利建设。
    在镇村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苏文堂已完成承包合同的90%,年底
交齐30万是没问题的。队里有了钱,许多人出主意要他买辆好车坐坐
,他不。这是一个有眼光的青年,他把富裕的钱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中
——准备再买4台解放牌卡车和一台挖掘机。这位敢闯敢干的年轻人
,愿你在改革大潮中船帆高扬,破浪前行。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