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2.10.15
【期号】= 486
【标题】= 盐碱地大棚种菜技术
【版次】= 03
【版名】=
【作者】= 郭本东
【专栏】= 新探索
【正文】=
 

盐碱地大棚种菜技术

郭本东  (1992.10.15)

   盐碱地大棚种菜技术
    1989年,河口区农牧局承担了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滨海盐碱
地大棚蔬菜综合丰产技术研究。他们用三年时间,在含盐量0.5%以
上的盐碱地里进行了试验,取得成功。
    他们改良建棚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起出表层高盐土。春秋二季气候干旱少雨,土壤水分蒸发,
盐分随毛管水上升积累,表层形成高盐层。0—20厘米土层含盐量占
一米土体内总盐量的55.2%。因此,在返盐高峰期,起去表层高盐
土后建棚,能显著降低土壤中盐分。
    2、深翻整平,灌水洗盐,将土地深翻整平,灌水二次,减少土
体内盐分。
    3、增施有机肥。盐碱地土壤瘠薄,有机质含量低,增施有机肥
,增强保肥、保水能力促使土壤脱盐。据试验,每亩施麦糠1000公斤
,圈肥5000公斤,当年有机质增力0.31%,0—20厘米含盐量下降到
0.0517%,氯离子减少0.38ml/100g。
    4、大棚周围挖排碱沟,实行排灌配套,不但加速棚内盐分淋洗
,同时还能抑制盐分向周围渗透,避免次生盐渍化。
    5、建棚盖膜。覆盖薄膜后,减少了水分蒸发,增加了棚内温度
,大大削弱了土壤盐分上升的动力条件,做到短期内脱盐有效果。据
试验证明,种菜盖膜一年后,0—20厘米含盐量由0.63%下降到0.0
85%,脱盐率为85.6%,蔬菜生长良好,只改良不盖膜0—20厘米含
盐量只下降到0.57%,脱盐率为9.5%,蔬菜不能生长。
              (郭本东)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