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2.11.17
【期号】= 500
【标题】= 故道作证——王庄乡防风固沙科技兴农纪实
【版次】= 02
【版名】=
【作者】= 许华同
【专栏】= 农科之光
【正文】=
 

故道作证——王庄乡防风固沙科技兴农纪实

许华同  (1992.11.17)

  故道作证
  ——王庄乡防风固沙科技兴农纪实
    在利津县王庄乡的西部,有一片绵延十几里面积25000亩的飞沙
滩,这就是1929年扈家滩决口时给王庄人留下的黄河口故道。1986年
以来,王庄人大力实施种草种树、防风固沙的科技兴农战略,终于使
这片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林茂粮丰的风水宝地。
    科技为故道披上绿毡
    建国以后的几十年间,王庄人一直在故道治理上苦苦求索,但由
于方法的原始,年复一年“黄龙”难锁、风沙依旧,荒沙滩仍然是“
无风三尺沙、张嘴一口泥”的荒沙滩。出路何在?王庄乡党委、政府
的决策者们认准了科技兴农这条道。决心带领全乡人民运用科技的神
力为荒沙滩披上绿毡。1986年,他们争取到了农业部和山东农业大学
万亩草场科研项目,运用飞播和人工播种的方式种植了万亩适宜防风
固沙的沙打旺,同时合理规划林网带,大搞植树造林。奋战五年,终
于锁住了沙龙,使故道上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锁住沙龙,
只是迈出了科技兴农的第一步,接着,他们又紧紧抓住“两黄”开发
的机遇,从1991年开始实施规模宏大的开发会战,二年来,组织投工
62万个、搬动土方186.6万方、投资126万元,建成了沟、渠、路、
林、桥、涵、闸配套的高标准开发方两万亩。平均增产效益达30%以
上。真正实现了“昔日荒沙滩,今日大绿毡”的宏愿。
    索乃新现象的启示
    早在大规模防风固沙的1986年,卜庙村村民索乃新老汉就搬进故
道安营扎寨,承包了村里的60亩荒沙地种上了果树、刺槐和沙打旺。
沙打旺是优良的牲畜牧草,他干脆又养起了牛和100多只羊。林防风
、草固沙、草养畜,一年下来,他居住的屋子周围成了一片林茂草丰
的绿洲,经济收入也超过了万元。走大户承包、集体化经营的路子。
乡党委、政府从索乃新现象中受到启示,于1987年果断推开,把万亩
草场科学分类承包给几百个农户。这些承包户按照乡里的统一规划,
先是种树种草、土地改良以后又逐步种起了2000多亩果树、2500多亩
西瓜、600亩芦笋和棉花粮食作物,养起了牛、羊、兔,还办起了珍
稀动物养殖和副业加工,经济效益年年增长,整个开发区也呈现出一
派生机勃勃的兴旺景象。
    故道作证
    “昔日荒沙滩、今日大绿毡”。王庄乡25000亩荒沙滩的巨变充
分展示了科技之光的威力。今日,王庄人仍然用科技这支彩笔在黄河
故道上描绘着一幅幅新图。
    ——大力发展林果业。根据沙质土适宜林果生长的特点,推广优
质苹果红富士,明年扩大到7000亩,加上已种植的梨树等,建成万亩
果园基地。
    ——积极推进优质抗病棉花的种植,实现万亩优质棉花基地。
    ——扩种芦笋、西瓜等经济作物,增加出口创汇。大力发展饲养
业。使故道的开发沿着科技兴农之路继续发展下去。
  (许华同)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