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2.11.19
【期号】= 501
【标题】= 村建市场田 乡建服务站 县里搭跳板  利津县七万亩市场田与大市场接轨  市场田占总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十,创造的收入却占百分之二十五
【版次】= 01
【版名】=
【作者】= 王学理 宁德华
【专栏】=
【正文】=
 

村建市场田 乡建服务站 县里搭跳板  利津县七万亩市场田与大市场接轨  市场田占总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十,创造的收入却占百分之二十五

王学理 宁德华  (1992.11.19)

   村建市场田 乡建服务站 县里搭跳板
    利津县七万亩市场田与大市场接轨
    市场田占总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十,创造的收入却占百分之二十五
    利津讯 利津县积极探索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路子,采
取“村建市场田、乡建服务站、县里搭跳板”的措施,发展高产高效
市场田7万多亩,年创效益6000多万元,创外汇1000多万美元。
    前几年,利津县有些村在分出口粮田和责任田后,每人又分出2
至3分经济开发田,创出了高效益。比一般田地收入高出一两倍,甚
至几倍。随后,在全县推广了这一做法。
  今春,这个县又明确宣布:经济开发田变为市场田,市场需要啥种
啥,啥值钱种啥,怎样种高产高效就怎样种。各乡镇建立了“市场田
服务站”,为群众提供信息、良种、技术等服务,使市场田向高层次
、多元化发展。县里上了小杂粮收购、蔬菜水果批发、芦笋加工等项
目,搭起了通向国际国内大市场的跳板,使农产品销路直接与大市场
接轨。这样以来,大大促进了市场田的规模发展。集贤乡的大棚蔬菜
、食用菌栽培年创产值400万元。虎滩乡的“红富士”苹果基地,已
达4000亩。付窝乡的小杂粮,飘洋过海。南宋乡的青刀豆、绿菜花,
出口日本,全县的万亩芦笋基地,年创汇500万美元,千家万户的庭
院经济,如同百花盛开。
    到目前,全县市场田已发展到7万亩,虽占总耕地面积的10%,可
创造的收入却占25%。
                (王学理 宁德华)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